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改革论文
本文共计356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改革论文
摘要:
从不同行业企业入手,调查普通员工的信息化应用能力的需求,分析了一般企业信息化应用需求的现状,并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进行调整,基础课教师也应该下企业,将企业的真实案例与项目带入校园,从而更好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水平,满足企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
企业员工;信息化能力;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高职教育向网络化、虚拟化、个性化方面发展。社会的信息化对高职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所需求的信息化能力与日俱增,入学新生的信息技术知识的起点也在不断提高。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带动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也在迅速地推广并有机地整合到学生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各类教学资源库和教学平台也在不断建设中,信息化日趋成熟,这对作为各个非计算机专业公共基础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应当发挥高职教学就业导向的作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化能力与知识,其次,要培养学生优良的信息素养。以上这些因素都需要对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的课程内容和方法进行不断优化,要求计算机基础教学融入专业教学中,并符合企业对员工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帮助高职学生成为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合格从业者。
一、企业普通员工计算机应用能力现状调查
为了充分了解目前各行业对一般员工信息化能力的要求,且结合本校毕业生主要辐射范围,本课题组分别制定了《员工计算机应用-需求调查问卷》和《员工计算机应用-相关情况调查问卷》投到省内多个行业企业进行情况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中望建筑装饰设计公司在内的一百多家企业单位,同时为了使调查有更好的时效性,把调查对象主要定在了这些企业的新进岗位和初次晋升岗位人员,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主要由该企业人事部门选择较典型的岗位实施调查,由一位或多位熟悉该岗位的人员共同填写,让调查更有代表性。问卷一般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与回收。共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行业软件应用、操作系统应用、电脑硬件设备拆装、电脑外围办公设备、局域网络应用、互联网应用、开发设计应用、电子商务应用等9个方面,具体的细目和调查结果。从上述调研结果中,不难发现,目前这些企业普通岗位的对计算机应该能力的需求比较分散,呈现了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其实与我们选择调查对象时的随机性是有关的。这里要说明一点,虽然公共基础课程有为专业服务的重要性存在,但面对所有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共同修学的计算机基础,我们应更加注重各专业都应该掌握的通识性的教学内容,如果能在这些内容上提升教学效果,那将是最具有效费比的。同时也看到,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的三个方面,仍然排在所有应用软件需求的前列,依次是文字处理(97%)、电子表格(92%)和简报演示(90%),再结合调查中“要求采用何种办公自动化软件”项(office占67份,wps占20份,Iwork占3份),office系列占据了三分之二,因此得出需求居前的应用软件仍是Word、Excel和PowerPoint三者,因此教学上还是应该作为一项重点来抓。办公自动化软件以及能熟练进行系统基本操作技能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仍占据重要的位置,不容忽视。而熟悉本行业主要业务软件的使用方面按比例看仅次于日常办公和系统基本操作,也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与目前高职专业发展的定位也非常符合。
二、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内容设置
虽然不同的院校选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和课程名称不尽相同,有些也叫《计算机应用基础》或《计算机文化基础》,但其教学大纲基本是相似的。其中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示范高职院校,各类教学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中,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上可以说具有较为典型的代表性。下面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了解一下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要求和内容设置。目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主要从课程目标要求和课程内容模块设计两大方面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