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53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教师要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毕竟以就业为导向就是为了学生可以更好地就业,想要更好地就业就需要学生自己具备非常高的实践能力。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在计算机教学准备阶段,充分对目前计算机行业发展的标准进行分析,然后在教学当中满足计算机企业对人才的标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目的。而且教学流程中要利用企业的标准对学生的实践水平进行要求,这样可以更好地通过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学生可以在将来更好地融入到计算机行业当中去。此外,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增强校企合作,让企业同样可以参与到实践教学当中,更好地保证教学模式是将就业作为导向,最后有效地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能力提高。
(四)注重评价方式的优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当中要关注对计算机的考核方法和评价方式的创新优化,有效提高评价方式的考核水平,更好地将计算机教学力度提高。对计算机教学进行考核时不但要采取笔试的方式,还要关注与上机考试融合,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由此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提高。总而言之,在目前的高新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环境下,网络计算机开始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社会开始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优秀人才。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高职计算机教学当中要关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优化,将教育教学效果更好地提升。高职计算机教学当中要积极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模式,重视实践,重视评价方式,由此更好地将教育教学效果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不但要保证提升自己综合水平,还要培养自身良好的社会竞争力,确保能够立足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汤红元.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J].山东工业技术,2015,(10):256.
[2]唐婧.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策略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5):241-242.
[3]郭常山.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的几点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