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防渗渠道施工技术(第2页)

本文共计291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4对接头管进行设置

  对槽孔进行清理之后,需对其两个端孔安装接头管。应先编号接管并做好相应记录,再通过吊车将其放置与槽孔底部,然后用胶圈将其密封,接着通过螺栓等工具对其进行连接,再进行固定操作,最后进行安装操作。

  2.5对混凝土进行浇筑

  在水下部分对混凝土进行灌注施工应在确定清槽方面的.施工质量合格以后及时实施。这一过程在整个施工流程中极为关键,施工时需确保材料准备充足、设备运行正常等。根据相关要求规定,可以采用导管法实施灌注混凝土方面的工艺,对于水下部分的混凝土采取现场进行自拌的形式。通过直升形式的导管法对水下部分具有塑性性质的混凝土进行浇筑。结合槽段实际情况放置二套导管,导管直径200mm,采取法兰连接方式,导管间距为3m,导管离槽段两个端口150cm。对混凝土采取集中拌制的方式来保障其质量,进而避免出现渗漏现象,进行浇筑施工的时候,混凝土面应保持上升态势,上升速度应控制在200cm/h以内,埋设深度控制在100cm至600cm间,并且对其进行实时测量与记录,并且对每一个槽段应预留试块。

  2.6对接头管进行起拔

  需依据混凝土进行初凝的时间来确定对接头管进行起拔的时间。在对接头管进行起拔的时候,需采取多次起拔、每次起拔量控制较小范围、上下微动的方式,如此不仅可以降低接头管部分同混凝土之间产生的粘结力,还能够有效预防因起拔给混凝土带来的破坏。

三、对混凝土形式防渗墙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只有对泥浆在搅拌方面的时间进行严格掌控,并且搅拌的时候一定要均匀,如此才能对混凝土形式防渗墙相关工程在施工质量方面进行严格控制。拌制好泥浆后应将其放置于储浆池中,并且时间必须超过24小时,让粘土颗粒可以充分膨胀,如需直接使用,就必须将搅拌时间进行延长;具体施工时,需对泥浆在技术性能方面的相关检测进行加强,以20桶为一组对其试样进行抽查,循环使用的时候,每个工班需对其检测两次,以此控制质量;进行成槽处理的时候,需向槽内不间断的补充泥浆,使槽孔内部的泥浆面一直低于导墙顶面30cm至50cm之间,以免出现坍孔现象。具体施工的时候,应结合各地层的实际情况,对泥浆配比进行调整。

四、结语

  伴随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水利工程相关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在具体进行施工的时候,只有结合工程施工现场提出的具体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施工方案及相应的施工技术,才能给有效提高工程质量,这对于施工作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把混凝土形式防渗墙相关施工技术完美的应用于水利工程之中,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渗漏方面的问题,还可以节约工期,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而为工程建设在经济方面及社会方面的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雄华.高坝水库混凝土防渗心墙施工关键技术探讨[J].湖南水利水电,2016(05).

  [2]艾强.混凝土防渗渠道的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研究[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3(08).

  [3]那天晓.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衬砌渠道渗漏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