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计算机专业建设的有益探索(第2页)

本文共计440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4 目标不明创新意识匮乏

  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入校选取专业时具有盲目性,并不明确自身的就业规划方向,因此缺少学习目标和动力,惰性在三本院校表现得尤为明显,学生创新意识淡薄。良好的创新环境氛围的缺失,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应用型大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实践锻炼,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不断地自主探索新技术,通过实践掌握系统开发的完整知识体系。

二、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在计算机课程建设中的必要性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将“创业”提到一个新高度,要求各地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教学管理制度,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非常大。创业的前提是具备创新意识,但是由于高校缺少创新训练环节,学生缺乏实际创业环境与经验,所以毕业后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因此在校内提前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孵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湖北省从2013年起每年开展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项目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创新创业项目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和灵活应用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交际能力。与此同时,各高校也意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如加大校级学生科研、教研项目扶持的力度,设立素质学分,支持并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建设校内人才孵化基地;加强校企合作等。

  2.1 创新创业项目的建设内容

  我院承担了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多项项目。以“校园行――音乐播放器”项目为例,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项目组成员对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深入学习实践,激发了学生对前沿技术探究的兴趣。本项目具有四个优点:无弹窗无后门,安全性高;独有的一键进入夜间模式和轻松休闲的动感娱乐游戏。从选题、可行性论证、资料收集、软件开发、运行测试,项目组成员全面感受了创业流程,将以前所学的分散的知识有机融合到实际项目中,打破了课程之间的桎梏,在实际应用中对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全面整合。对目前主流音乐播放器所采用的技术进行充分的调研并撰写技术文档,拟定项目实施计划,完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和编码,设计测试用例及小范围地用户体验调查。系统采用MVC设计模式,对于视图层(View)进行界面的统一设计,控制层(Controller)进行统一管理,根据用户操作发送的命令请求一层一层的进行判断选择,最后调用模型层(Model)提供的接口响应用户的具体操作。

  2.2 项目依托的计算机相关课程知识

  C语言、C#、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编程语言类课程,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等算法类课程,数据库系统概论、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等系统原理课程,及软件工程、专业英语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均为项目实践提供知识基础。安装Microsoft Office Visio、Power Designer等建模工具,展开分析设计、绘图等。项目组成员以项目为依托进行自发性探索学习,对计算机相关课程进行了整合实践,将原本分散的课程知识汇聚到一起,不仅巩固原有知识,而且对各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有了一定的掌控力。

三、探索计算机专业建设改革思路

  德国教育宣言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为以后创业积累经验。改革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3.1 课程模式调整

  扩大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比例,可采用目前流行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放到课外,通过慕课、微课、网络课堂等形式让学生自学,而将项目引入课内进行讨论,学生在实践时产生疑问,以疑问带动讨论,激发学习兴趣。翻转课堂时间以4个课时为宜。

  3.2 鼓励大学生科研立项

  高校应多鼓励在校大学生参与校内,省级,国家级科研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校内申报条件可适当放宽,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大一新生跨年级、跨专业进行联合项目的申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