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中专数学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43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根据由特殊到一般与由一般到特殊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只须选一个最易的锥体——三棱锥作代表来研究锥体的体积。

  (3)要求三棱锥的体积只能利用已知的柱体的体积公式去完成、即引导学生独立的想到利用割补的思想方法,去构造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三棱柱,再比较两个体积之间的关系,最后完成求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全过程。总之,这一系列的新问题、新探索、新发现、新方法,如果都由教师事先直接告诉学生,显然就索然无味了。

4 关于曲线与方程的教学

  现行教材中曲线方程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与方程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这里的教学就是将直线与方程的关系推自一般化。但教材中又在曲线的后面特注了“点集”,显然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渗透集合的思想。但一般的教学中部是用变量与轨迹的观点去阐述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后就止步了。我们认为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的出发,还应进一步用集合的观点去解释曲线与方程的关系。

  (1)曲线C视为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方程f(x、y)=0视为实数对集合满足的条件即为解集M={(x,y) f (x,y)=0}。

  (2)如果上述两个集合能满足下列条件:曲线C,点集A,直角坐标系点的数对集合B。方程f(x、y)=0,实数集(解集)M,直角坐标系点集N,并且有A=N,B=M,那么曲线C就是方程f(x、y)=0的曲线,方程f(x、y)=0就是曲线C的方程。这样一种新的认识曲线与方程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学生不难接受而且对培养创造性思维也大有好处。

  总之,要在中专数学中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必须要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去组织教材,特别是要挖掘教材内容中所隐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去循循诱导,精心启发。创造思维情景让学生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新问题,去解决新问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