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燃煤电厂节能减排技术(第2页)

本文共计481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适用于排烟温度比设计值偏高20℃以上的机组。

11、锅炉本体受热面及风机改造

  锅炉普遍存在排烟温度高、风机耗电高,通过改造,可降低排烟温度和风机电耗。具体措施包括:一次风机、引风机、增压风机叶轮改造或变频改造;锅炉受热面或省煤器改造。预计可降低煤耗1.0~2.0g/kWh。技术成熟。

  适用于3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和超临界机组。

12、锅炉运行优化调整

  电厂实际燃用煤种与设计煤种差异较大时,对锅炉燃烧造成很大影响。开展锅炉燃烧及制粉系统优化试验,确定合理的风量、风粉比、煤粉细度等,有利于电厂优化运行。预计可降低供电煤耗0.5~1.5g/kWh。技术成熟。

  现役各级容量机组可普遍采用。

13、电除尘器改造及运行优化

  根据典型煤种,选取不同负荷,结合吹灰情况等,在保证烟尘排放浓度达标的情况下,试验确定最佳的供电控制方式(除尘器耗电率最小)及相应的控制参数。通过电除尘器节电改造及运行优化调整,节电效果明显。预计可降低供电煤耗约2~3g/kWh。技术成熟。

  适用于现役3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和超临界机组。

14、热力及疏水系统改进

  改进热力及疏水系统,可简化热力系统,减少阀门数量,治理阀门泄漏,取得良好节能提效效果。预计可降低供电煤耗2~3g/kWh。技术成熟。

  适用于各级容量机组。

15、汽轮机阀门管理优化

  通过对汽轮机不同顺序开启规律下配汽不平衡汽流力的计算,以及机组轴承承载情况的综合分析,采用阀门开启顺序重组及优化技术,解决机组在投入顺序阀运行时的瓦温升高、振动异常问题,使机组能顺利投入顺序阀运行,从而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预计可降低供电煤耗2~3g/kWh。技术成熟

  适用于20万千瓦以上机组。

16、汽轮机冷端系统改进及运行优化

  汽轮机冷端性能差,表现为机组真空低。通过采取技术改造措施,提高机组运行真空,可取得很好的节能提效效果。预计可降低供电煤耗0.5~1.0g/kWh。技术成熟。

  适用于3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和超临界机组。

17、高压除氧器乏汽回收

  将高压除氧器排氧阀排出的乏汽通过表面式换热器提高化学除盐水温度,温度升高后的化学除盐水补入凝汽器,可以降低过冷度,一定程度提高热效率。预计可降低供电煤耗约0.5~1g/kWh技术成熟。

  适用于10~30万千瓦机组

18、取较深海水作为电厂冷却水

  直流供水系统取、排水口的位置和型式应考虑水源特点、利于吸取冷水、温排水对环境的影响、泥沙冲淤和工程施工等因素。有条件时,宜取较深处水温较低的水。但取水水深和取排水口布置受航道、码头等因素影响较大。采用直流供水系统时,循环水温每降低1℃,供电煤耗降低约1g/kWh。技术成熟。

  适于沿海电厂。

19、脱硫系统运行优化

  具体措施包括:1)吸收系统(浆液循环泵、pH值运行优化、氧化风量、吸收塔液位、石灰石粒径等)运行优化;2)烟气系统运行优化;3)公用系统(制浆、脱水等)运行优化;4)采用脱硫添加剂。可提高脱硫效率、减少系统故障、降低系统能耗和运行成本、提高对煤种硫份的适应性。预计可降低供电煤耗约0.5g/kWh。技术成熟。

  适用于3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和超临界机组。

20、凝结水泵变频改造

  高压凝结水泵电机采用变频装置,在机组调峰运行可降低节流损失,达到提效节能效果。预计可降低供电煤耗约0.5g/kWh。技术成熟。

  在大量30~60万千瓦机组上得到推广应用。

21、空气预热器密封改造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通常存在密封不良、低温腐蚀、积灰堵塞等问题,造成漏风率与烟风阻力增大,风机耗电增加。可采用先进的密封技术进行改造,使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控制在6%以内。预计可降低供电煤耗0.2~0.5g/kWh。技术成熟。

  各级容量机组。

22、电除尘器高频电源改造

  将电除尘器工频电源改造为高频电源。由于高频电源在纯直流供电方式时,电压波动小,电晕电压高,电晕电流大,从而增加了电晕功率。同时,在烟尘带有足够电荷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小了电除尘器电场供电能耗,达到了提效节能的目的。可降低电除尘器电耗。技术成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