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民间工艺美术对大学艺术教育的运用论文

本文共计288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民间工艺美术对大学艺术教育的运用论文

摘要

民间工艺美术对大学艺术教育的运用论文

  文章以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出发点,通过学校聘请传承人亲自到学校授课并由专业人员撰写教科书等方法,便于学生正确理解非物质文化的真正内涵及背后的文化性及历史性,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民间工艺美术,从而达到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够在大学教育中得到合理利用为目的,最终起到传承、创新、发展的作用。民间美术通过在大学教育中的运用,真正实现了创新与发展的作用,扩大了传承人的广度,为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开辟出了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

 民间工艺美术;教学建议;策略

一、引言。

  新文化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生命之源,而文化创新却又是一直困扰我国文化创新发展的一个问题。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加剧,让我们认识到文化创新与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这就不得不迫使我们去寻找本民族文化的根,而民间工艺美术正是民族文化之根。既然我们找到了它,那我们就应该将它传承、创新、发展下去,使之发扬光大。大学生是社会中的强大的中坚力量,他们应该承担起民族文化不被历史发展所湮灭的责任。

二、民间工艺美术概述。

  (一)民间工艺美术概念。

  民间工艺美术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形成的,以手工艺制作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工艺美术作品一般为了适应生活和审美情趣的需要,材料一般为就地取材,可以反映出独特的地域性和人文资源,主要以传统手工艺为特色。民间工艺美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传承性;

  二是民族性;

  三是地域性。

  (二)在大学艺术教育运用中的现状分析。

  民间工艺美术在大学教育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发展,很多学校在公共基础课中设置了民族艺术等相关课程,间接地传播了民间文化的同时,也推动了民间文化的发展。但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自身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缺乏科学系统的校本课程体系和完备的教材内容;三是教师队伍本身对于民间工艺美术知识储备的欠缺。

三、教学建议。

  (一)聘请传承人或者民间艺人到学校指导实践。

  目前,教师队伍对于民间艺术文化知识的教育是欠缺的。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时间不长,并且在最初的教育中并没有民间工艺美术的相关课程,是近些年才开始推广开来的。因此,学校教师队伍对于工艺美术的教育可谓是短板。为了解决这个短板,不影响教育的质量,我们可以采取聘请传承人或民间艺人亲自授课的方式,来指导学生的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与他们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弥补“短板效应”所带来的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

  (二)由专业人员撰写教科书。

  民间工艺美术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已有自己完备的系统,因为还处于发展的前期,所以还存在体系不完备,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学内容不统一,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统一教科书的办法,在使教学内容一致的前提下,其他的问题也就随之而解了。教课书的撰写应聘请专业人员来撰写,避免由于传承人或民间艺人的文化水平限制,在言语的使用以及逻辑思维等方面的不足,进而影响书的专业水平。

  (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学校可开设相关的实地考察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学习。如果仅仅通过课上老师单纯地去讲述,或者通过视频播放去学习民间工艺美术的制作流程及形成的原因、历史、文化等,很难提升学生对此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于某种民间文化的认识也会仅仅停留在教师所教授的范围内。通过学生实地考察,不仅可以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形成自己对于某种民间艺术全方位的理解,从而提升自身的知识高度、审美观,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中,形成良好的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氛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