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浅析美术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本文共计292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浅析美术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人文素质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浅析美术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的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浅析美术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摘要:

美术课程具有浓郁的人文性质。《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进行了浅层的探讨。

关键词:

美术教学 人文教育 个性 人格 民族精神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文性质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美术教育工作者而言,在美术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是当前迫切的任务和要求之一。

  美术这一人文课“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不是单纯地把艺术作为一种谋生的技能教给学生,而是更强调艺术的教化作用,旨在把个体的人提升为一个普遍性的精神存在,而不是使人成为技术的奴隶。”同时,人文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多方配合,也需要各学科教育在平常授课时,能及时进行人文知识方面的点化和升华,把知识纳入到更深刻的背景中去,做到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因此,更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进行长期的教育与熏陶。首先,美术老师“要努力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美术教师不具备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那么,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呢?

一、顺性——个性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要抓住学生主体意识和个性教育这个根本。当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要在老师的引导作用下才能逐步完成。要培养学生的个性,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懂得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学习的主体;其次,要强化好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学习关键要靠自己,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第三,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对个性较强的学生,不可一味压制,也不可任放自流,应积极引导,扬长避短。前哈佛大学校长爱利奥特曾指出:“学生的个性差异永远无法消灭,只有适应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使学生的智力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在课堂教育学中,不但要针对学生的共性,更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同时,教师还要明确告诉学生,人人都有个性,个性只有差异没有好坏之分,使学生能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如在教《我的故事》一课时,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就综合了表演、讨论、比赛等形式上课。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听到、看到的有趣的故事,或以书上的图编一个故事,然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选代表来讲故事。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力,创作出生动、幽默的卡通形象,如一味地压制学生,干预他们的学习,那只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即使有兴趣的又能持续多久呢?因为学生比我们更熟识、更了解卡通,只有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达情——人格教育

  社会化的人必然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之中,唯有“德性”之人,才能从“我”走向“我们”,从尊重自己走向尊重他人。人格作为千百年来积淀在人的灵魂深处的内心信念,对于人性的净化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当前物欲横流、功利主义严重的社会现实下,尤其要强化学生的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使一些人变得唯利是图,不讲信用;使一些地方造假成风,变得没有道德和良心。这种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序上恶化了教育环境,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应该把诚实守信这一做人的起码准则道德,作为对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识别假话、假事的能力,教育学生不要曲意去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在树立学生正直健全人格的同时,教会学生分辨真假、善恶、美丑,避免学生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失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有机联系到人格教育的层面上来。如教《傲雪梅花》一课,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教学生如何如何画好梅花,而是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出苦寒来”这一名句导入,让学生分析感受梅花的高洁品格。课中我放《红梅赞》这首歌,这时学生们由“红梅”想到了“江姐”的不屈精神。配合这一内容,我还简略带过“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与梅的相通之处,让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完善学生人格。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