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学毕业论文 > 正文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差异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434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和国外相比,国内的主持人显出了整体性的年轻化。由于我国对新闻主持人的挑选仅局限于播音好坏上,于是,大批声音具有朝气,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走上了新闻播音与主持的岗位,导致他们往往年轻、形象好,但阅历浅、缺乏可信度。年轻主持人身上普遍存在着浮躁和不成熟,这也是央视王志受人推崇的原因,王志被称为少年老成,他的主持以冷静和质疑著称。白岩松曾在《渴望年老》一文中援引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对我国主持人的评价:“每天看着20多岁的俊男倩女在电视屏幕上预报经济前景、纵论国家大事,我就体会着在大街上遇到买假药的心情”。借以表达他对人至中年所拥有的淳厚人性、丰富才学的渴望。实践证明,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黄金时段是40岁以上的年龄,这不仅仅是就年龄而谈年龄,而是涉及到主持人自身厚度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大与国外先进媒体的交流,从中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主持经验,使自己永远在媒体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的一点粗浅认识和体会,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社会,一个急速发展的社会,中国的电视新闻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成绩是巨大的,但今天,在与各强势传媒的竞争中,如何才能继续吸引受众的关注?如何才能找到发展之路?只有一条路,变!不是在变革中生存,就是在平庸中死亡。我们应正确认识和判断国外媒体对我国电视新闻的冲击和影响,应该看到这种冲击和影响带来的既是压力,也是新的机遇。我们要清理一些、批判一些、更重要的是借鉴一些、学习一些。美国的电视新闻在理念、形态以及实务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国内电视新闻借鉴之处,国内的电视新闻要在差距中寻求进步,在瓶颈中寻求突破,任重而道远。正确认识和了解这些重要的因素,对我国电视新闻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飞.传媒的批判力.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王纬.镜头里的“第四势力”---美国电视新闻节目.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3]任玉清.从克朗凯特、拉瑟看中国节目主持人的发展方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