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音乐审美教育优秀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652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施策略

  1、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核心,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

  所谓的音乐感知其实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学生从感性的喜欢到理性的专业分析过程。众所周知,一首完整音乐作品包含非常多的元素,需要听者仔细聆听,这就使得学生在听的过程是非常曲折且漫长,而让听者喜欢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直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由此可看,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喜欢欣赏音乐是目前相关教育工作者最想解决的问题。譬如:在教学独特的民族风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的学生不会喜欢《辽阔的草原》,但是对《吉祥三宝》、《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以及耳熟能详的《鸿雁》等等。所以,在进行音乐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及时的了解学生喜欢音乐的类型,从而在网上下载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听教材中的音乐。

  2、以环境为载体,引发学生学会联想

  环境载体主要就是教师的音乐素养、校园的音乐氛围以及教室的布置,其主要作用就在于强化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学会欣赏音乐、想象音乐等等。由此可看,建设一个有效的环境,是需要学校布置专业的教学场地、投入相应的经费以及建设一个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学校的相关部门发挥出作用,方能为提升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教师是审美教育的实施者,也是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与引导者,理应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学会放下教师的威严,并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学会以一个为人师表的.姿态去面对学生,从而创设出“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环境,使得高中音乐教学质量得以保证。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用自身魅力去感染学生。

  3、用鉴赏为路径,激发学生的音乐体验

  就目前的教材中可以看出大多的音乐文化都具有较强的美学元素,这无疑不是给音乐鉴赏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与方向。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可以将原有的课程编排打乱,重新排列。必要时教育者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的利用维度法,以便于加快音乐风格的变换规律,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音乐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知程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音乐教学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音乐审美教育又是高中音乐鉴赏的本质内容。因此,在进行音乐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审美教育有效的融合在教学中,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乐曲赏析中有不同的见解,也可以更好的知道音乐作品所要传达的意思以及文化底蕴,更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以便于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促使我国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质量得以保证,推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娟.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王晓妍.牡丹江地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4.

  [3]张宇.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鉴赏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No.70513:190-191.

  作者:杨敏 单位:陕西省神木县第四中学

第三篇:音乐审美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分析

【摘要】

音乐审美教育是幼儿音乐教育的核心,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良好的音乐审美教育能够在各方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助于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有助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发展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

【关键词】

音乐审美教育;幼儿;身心发展

  音乐审美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审美能力,进而不断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所谓的音乐审美教育应是在音乐活动中,通过美的音乐形象,让人们充分体验音乐的美,接受音乐美的熏陶,培养高尚的情操,完善人格的构建,是促进儿童素质提高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幼儿期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审美能力和道德等发展的萌芽期。因此,音乐审美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对其今后的身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音乐审美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