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桃花扇》象征与叙事结构的探究(第4页)

本文共计655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结语

  象征叙事结构是明清传奇巨作《桃花扇》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对全剧的行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象征叙事结构这一角度研究结合了文体学和叙事学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加具体深入地阐释全剧。孔尚任用多个意象的积淀象征,配合上套式双重结构的叙事,推进了情节的冲突,淋漓尽致地揭示全剧国家兴亡的实质主题,将象征叙事结构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体现出当时文学向社会化、人文化发展的趋势。全剧因为象征叙事结构的成功运用,其结构产生了杂而不越、草蛇灰线、不奇而奇的美感,产生了巨大的文体和舞台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小说丛话》[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1

  [2]李瑛、尹志鹏,《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的完美融合――论<桃花扇>的审美意蕴》,2011

  [3]赵秋棉,《冥冥中的“撕碎”――<桃花扇>与<哈姆雷特>之比较》[J],江汉论坛,2004

  [4]张松辉,《谈<桃花扇>中的道家道教思想》[J],宗教学研究,2000

  [5]张宇,《浅析<桃花扇>的叙事策略》[J],齐鲁学刊,2014

  [6]李多娇,《浅谈<桃花扇>的意象结构》[J],记者摇篮,1998

  [7]孙敏强,《试论孔尚任“曲珠”说与桃花扇之中心意象结构法》V,文学遗产,2006

  [8]吴瑞霞,《桃花扇》叙事结构的透视[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9]袁韵,论《桃花扇》叙事结构的美学特征[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

  [10]张鹏,浅析《桃花扇》的多重叙事结构[J],戏剧文学,2014

  [11]Kirby,D,《简明现代思潮辞典》[M],重庆出版社,1987

  [12][法]罗兰巴尔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88

  [13]孔尚任,《桃花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