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施工企业自建搅拌站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68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④为了避免手工核算时物资部门大包大揽的弊端,需要对核算流程进行优化和改造,建立各业务部门各负其责的核算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实现信息共享,计算工作完全由计算机承担,简化了人工操作并易于培训。
⑤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核算体系,实现自拌混凝土和外购商品混凝土的统一管理和核算。
⑥建立一套同步机制,实现报表数据在多级服务器体系下的上传同步和基础数据的.下行同步,其关键是做好状态控制,避免报表在上下级服务器间传送、审核、退回修改过程中出现不一致。
3.3信息化质量控制技术
主要从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两个方面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
①在原材料质量控制方面,原材料进料时记录每车原材料的批次号,通过统计每批进料数量避免原材料检验的延误。将试验委托单与进料车次挂钩,自动按照进料车次数量计算每批次原材料代表数量。改变原有的手工委托检验为通过网络传递委托单及试验结果并记录在案。
对于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建立物资追溯表,利用生产系统中的浇筑令、配合比追溯原材料投入使用的混凝土浇筑部位。物资追溯能够从原材料数量验收、委托试验、质量检验到投入生产的整个过程,实时显示原材料批号及质量检验状况,避免不合格的原材料投入生产。
②在生产过程控制方面,一是记录搅拌机料秤的校秤记录,保证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校称。二是监控每盘生产数据,服务器实时接收搅拌站工控系统的每盘生产记录和投料误差,误差超标时报警,实现生产过程的远程监控。
4应用与展望
4.1应用情况
该系统已在中铁上海工程局一公司当涂九山大桥、成贵铁路等项目得到应用,商混核算管理模块已在中铁上海工程局一公司全面推广应用。通过实践发现,使用该系统项目部能够有效管理和监控搅拌站日常生产、进料、核算等各项业务工作,企业能够即时监控各项目施工生产进度、质量状况和成本节超,实现了后台管控和精细化管理。
4.2前景
近几年来,国家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全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工程建设信息化必然在施工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系统的设计开发在施工企业现场管理信息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满足建设方的进度、质量、效益、创新的建设管理需求,符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政策导向,顺应了信息化社会的趋势,市场前景广阔。
5结语
本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采用软件和网络技术加快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流程,提升企业施工管理水平。
②系统通过对混凝土生产的事前、事中、事后各个控制环节的信息化技术研究,达到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的作用。
③实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加强企业对项目部成本的集中管控。
④为施工企业基层信息化做出有益尝试,为施工企业项目信息化走出一条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