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对城市景观环境的塑造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42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公共艺术色彩要素与城市景观环境
任何物质最表象的特征便是形体和色彩,并且色彩在艺术创作中是一种重要的陈述语言。一方面是挖掘和利用各种类种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色彩,即便是相同造型若采用不同材料进行表现,材质色彩上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在立体造型上附着上色彩可以增加形象的视觉美感,鲜明地表现物象。公共艺术的色彩首先是材料本身的色彩。以大理石为基材的公共艺术品通过材质自身白色的色泽和细腻、光滑的质感带给人们纯净、明快的心理感受;以铜为基材的公共艺术品则通过原始肌理或经氧化处理,传达出浑厚、朴质的艺术韵味。对于单一材质的色彩简明、概括、整体,还可以采用对比的处理方法来丰富造型的变化;集合多种不同类型、不同色彩的材料色彩富有变化,更具装饰性。相反,装饰色彩一般是在公共艺术品的造型表面敷上色彩来掩盖材质本身的色泽,是根据设计师的创作、作品内容以及环境的要求而进行的主观色彩表现,将立体形态和主观因素相结合产生绚丽的装饰效果。由于这种人工色彩在色相、明度、饱和度上都非常丰富,可以无限组合,表现力极强。因此相比材料本身的色彩,公共艺术品的装饰色彩更多的表现出人工的痕迹。在现代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的色彩无论是材质本身的色彩,还是艺术家根据作品主题和内容的要求在造型表面附上的色彩,本质都是通过表现色彩物理特性,符合人们的心理特性,使公共艺术作品本身达到形与色的和谐统一。强调公共艺术色彩的表现性以及色彩与景观空间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才能让公共艺术即满足作品主题的表达,又达到人和城市景观环境的需求。
四、结论
公共艺术品为人提供某种视觉参照物,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从而装饰、点缀和美化城市景观环境,消除环境对人的压抑。表现在其造型对环境的丰富、色彩对环境的点缀、材质对环境的呼应、尺度对环境的对比等方面。公共艺术品在对城市景观环境的美化主要关注于其表象特征,利用诸如比例、尺度、均衡、色彩、肌理等古典的美学原则,以及与之对应的是强调解构、生动、波普等现代或后现代美学原则。
参考文献:
[1]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1


经典毕业论文致谢信
优秀博士毕业论文致谢信范文
辽宁何氏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模板
优秀会计硕士毕业论文致谢信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致谢信模板
小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浅谈钢琴触键
浅谈奥德修斯与西方古典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15篇(精)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15篇【精华】
2021年论文致谢词300字(通用6篇)
关于本科论文致谢(通用15篇)
舒曼歌曲中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浅论音乐的节奏
浅谈音乐赏析让音乐走入学生的心灵
当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精选5篇)
音乐系毕业论文-分析巴赫BWV846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征
“古典园林,精致江南”
古典分配理论探源
对古典文论的几句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