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浅谈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与舞蹈(第2页)

本文共计304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树立现代意识,再现以人为本的舞蹈艺术

  所谓的“现代性,是指人类在从古代的传统社会进化为大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人文意识。”什么是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如果说古代农耕时代是以审美形象的和谐性去超越、弥补现实世界的不和谐以及欲望与需要的断裂,而现代社会则是以审美形象去对应和显示这种现实世界的不和谐以及人的欲望与需要之间的断裂来体现的。伴随着西方文艺复兴的到来,新的人文意识,用马克思的一句话“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意识也在不断的升华。其实这些不和谐的断裂。更加反衬出人自身需要和谐之美的欲望与追求。所以“以人为本”如何在文艺中反映出来是我们文学界与舞蹈界关注的新问题。有人说,“如今,文学界已较早地走人化,适合社会不同层次人群审美品味的作品大量涌现,甚至在高产的现象下。它刺激了、以及网络文学的发展,相比之下我们的舞蹈艺术在当下却好似走进了本艺术发展的瓶颈阶段。如今中国舞蹈面对市场的撕扯呈现出两极化的征候:其一.抛弃一切,拥抱市场,尊商业艺术标准呈现出极端‘媚俗’趋势;其二,紧抱传统,拒绝市场,以纯艺术标准为尊,呈现极端‘媚雅’趋势。”这两种形式在当下审视,都是极度极端的两种发展方向,与时代与人们具有的现代综合审美意识不适。因此,中国舞蹈创作者们,应该注意到用多元的手法来表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反映“创新、个性、快速、激情”似的作品,二中校园舞蹈《红扇》、部队舞蹈《穿越》、工人企业舞蹈《从头再来》;还有强化现代审美形式感的《中国结》《红与黑》;有反映现代人爱情观、紧张压力的现代舞《咖啡伴侣》《暗战》等,这些作品在各个层面彰显出舞蹈艺术最终的本质一人性的写照。在现代商品化的大潮的影响下,我们要处理好中国舞蹈的发展与市场立足的关系.使舞蹈艺术得以长远的发展,在创作上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舞蹈作品,既寻找好舞蹈的市场又要注重艺术性,同时思考如何建构中国舞蹈产业的现代化模式等,成为舞蹈艺术家编导家们的重任,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与开拓。

  总之,通过分析当代文学的“三性”,让我们即看到姐妹艺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给我们当代舞蹈的发展以启迪,在共同具有这三种共性的同时,也要发挥本体的自身特点,不论舞蹈也好,文学也好,都应与时代同步,必需把这“三性”互相渗透,互不分离。构建新型的审美导向,使中国舞蹈在继承与创新中进步,在传统与现代中前进。我相信只有不断的思辨。才可使前景更广阔。这也将是我们年轻一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历史使命。

[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