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慎独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45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慎隐,即:在独处、无人监督、有机会做坏事而不会被人发觉的情况下,要严格自律,不做越轨的事。这是“慎独”的最高境界。因而做到慎隐往往也是最难的。其原因就在于,在当今的现实社会中,社会舆论监督只有在人们思想和行为是公开的情况下,才能起到作用。而网络使大学生身处虚拟社会里,失去外界监督的情况下,能否真正做到慎隐主要靠个人的自律。正如作家莫言所说:“人一旦上网就变得厚颜无耻。”“慎隐”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针对网络的虚拟特性,明确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3.慎言,即:在没有约束,独处的时候能谨慎自己的言语,不放纵。孔子说:“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互联网给大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思想的空间,通过这个空间可以实现双方信息的互通,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没有人可以干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就是一个绝对的自由空间。它也应该有一个道德法规来进行约束,在这个基础上构建一个诚信交流的空间。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慎言”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在网络上谨慎语言,才能保证健康上网,才能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更好的为其服务。

  4.慎辨,即谨慎辨析身边事物的是非曲直。“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说,君子要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着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笃实践行。在网络的世界里,信息纷繁复杂,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大学生要想从这丰富的资源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资源信息,就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对大学生进行“慎辨”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在网络的世界里遨游时,对那些纷繁芜杂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分辨,择善而取。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与“慎独”的'契合

  网络空间是一个具有鲜明“独立”个性和“自由”特性的领域,是需要大学生借鉴“慎独”精神严格自律的领域。因此,探索二者的接合点对于更好的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1.网络的相对独立性与“慎独”的契合。大学生不仅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而且也生活在一个全新的虚拟空间。网络和现实生活交流有着巨大的差别。大学生作为一个个独立的生活空间,上网的过程中互不干扰,不受他人的限制。这样,大学生们难以觉察到社会舆论监督机制的存在,使得社会舆论监督对网络行为的调控作用丧失。网络生活的这种独立性也要求他们有良好的守独自控能力,这种道德要求与“慎独”的精神也是可以吻合的。

  2.网络的虚拟性与“慎独”的契合。在网络的空间里,大学生们只需要随便登个记注册一下,就可以获得一个身份,在网上进行人际交流。很多的信息在网络上都是虚假的,正如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指出:“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每个上网者都隐藏在网络的虚拟外衣之下,和你聊天的美女或许是个彪形大汉,自称为天使的人或许就是一个逃犯……等等。因此,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大学生要谨慎的辨别真伪,抵制那些不良的信息的诱惑,同时大学生还要自觉的遵守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要求与“慎独”中“慎隐”“慎辨”是十分吻合的。

  3.网络的自主性与“慎独”的契合。网络社会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和自由感,大学生钟情于网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网络中言论的高度自由。他们可以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样,他们也可以随心所欲的发表自己的言论,而不负任何的责任,大学生们自由夸张的个性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种过分的自主性需要一种道德要求来规范和约束他们,这就需要“慎独”中“慎言”来满足这种要求。大学生要对自己的语言谨慎负责,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四、结语

  网络这种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毫无疑问,网络不但给大学生们创造了一个覆盖全球的“在线空间”,而且也正在更加深入地改变着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所以,秉承传统道德“慎独”精神所焕发出来的当代价值,不断强化上网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的自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道德水平,才是从根本上祛除网络恶性,还网络世界一片蓝天的最有力保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