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审美教育的实践(第2页)

本文共计219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引导学生不仅要发现自然界的美更要发现内心的美“美”这个词是多角度的,不仅仅是涵盖自然界的一切美景,同时还是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体现。一个内心里唯美的人,才能在生活中处处发现美,才能具备正确的审美情趣,才能在生活中处处让他人也能够感受到美,分享到美。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的美,而且还要启迪他们发现内心世界的“美”。比如,在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教师就要启发学生发掘文中主人公的心灵美。让学生明白,正是母亲用自己内心的唯美一面打动了作者,才使作者在母爱的感召下,走出了身体残疾的阴影,获得了新生。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他们自发地去发现课文中的“美”。

三、结束语

  在我国,一向有着重视和践行审美教育的传统。比如,古代的贵族阶层便重视采用礼、乐、射、御、书、数,来对他们的后代进行审美教育。同时,中国的语言文化源远流长,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去了解,去传承。在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课程中加强审美教育,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它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另一方面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主动去了解,学习和传承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化,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魏玉珍,徐红.审美教育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6(1):131-135.

  [2]张艳艳.浅谈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中的审美教育[J].语文建设,2015,8(21):55-5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