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浅谈审美教育钢琴教学(第2页)

本文共计387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钢琴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

  钢琴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手段很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体验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深入研究教材,对作品的时代背景,技术要求,描写的意境有深入的了解,然后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好不同的教学手段和进度,让学生能够比较完美的把作品的意思表达出来。二是悉心研究,找准作品的内涵,找出体现各种美的乐句,通过教师示范、语言指导等把美育的东西传递给学生。三是可以用各种教具为工具,让学生有美的直观体验,比如不同大师的演奏示范带,能给学生很好的范例。当然最重要的是老师的演奏,更能让学生最直接体会美的感觉美的表达,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表现能力和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能力。

(二)抓住音乐特性是表现音乐的关键

  要理解音乐特性,就是要抓住音乐作品的性质,要弄清楚作品的体裁是什么,要表达的情绪是什么,是活泼的.、激动的、悲伤的等等,抓住音乐特性就是抓住了音乐作品的中心思想,也就抓住了内容和情感,然后用音乐的基本要素表现出来,通过力度、对比、乐句的处理等把形象刻画出来,抒发出学生自己的真实情感,钢琴演奏也就活了,如果把音乐特性误判了,一首欢快活泼的钢琴曲演奏成了抒情曲子或者把一首进行曲弹成舞曲就成了演奏不达意,谬误千里。抓住音乐特性应该从直感、标题、标记、分析等方面加以深入进行,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有量变到质变得深化。

(三)情感处理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

  情感处理的手段很多,包括音乐的走向,力度的变化,强弱的对比等等,它总是同音乐要刻画的形象、传达的意境、抒发的情感连在一起。所以总要正确分析作曲家为作品所做的各种力度标记,分析乐句的自然倾向,领会音乐本身告诉我们如何进行情感处理,这样才能完美地表达好作品。

(四)运用对比是一切艺术表演的重要原则

  对比是一切艺术创作表演遵循的美学原则,从表演的角度来讲,大方面来概括可以把音乐的对比简单地归纳为两类:音乐特性对比和力度对比。在表现手法的对比上,有快慢、长短、强弱、断连、刚柔、明暗、高低、旋律性与节奏性等,对比是音乐表现重要的基本要素,是音乐美育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没有对比,音乐会变得平庸无味,毫无生气。

(五)讲究和声、音色、踏板、语气的运用

  钢琴作品中和声进行是经过作曲家们精心思考创作出来的,演奏时要严格和声感觉,清楚和声走向,尽可能表达作曲家的意思,弹出应有的效果。钢琴作品要求的音色要严格表达,不同时代的作曲家,包括同时代不同的作曲家,要求的技术和音色也有不同,比如莫扎特的音色、贝多芬的音色、肖邦的音色等都不相同,演奏者要精心研究才能正确表达,这些都需要老师做好功课,让学生深刻领会。踏板的运用,更是丰富多彩,全踏板、二分之一踏板、四分之一踏板、碎踏板都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灵活运用,即使同一首钢琴作品在不同的钢琴上演奏,踏板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演奏环境也可以根据音响效果合理调整,比如高音区可多用一些,低音区要少用一些,音阶进行可不用,演出场地在广场和在演奏厅都可以运用得不同,一切都是以美感为准,以更好的表达作曲家的意思为准。关于音色和踏板,这都需要演奏者在弹奏中用心去体验、把握,若要弹出多种音色的变化,就要讲究触键的方法和踏板的使用,触键的距离、速度、力度要搭配好,指尖要有感觉,并用耳朵反复鉴别,用心去寻找不同的音色。

四、钢琴审美教学注意的事项

(一)教师的言语指导

  钢琴教学中,教师的言语指导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有的老师能够说出作品的内涵,有的老师只会泛泛而谈,有的老师干脆惜字如金,这样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有多有少,学生课堂上的所获决定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再度创作,影响着学生的审美创作。所以好老师的教学语言,声情并茂,很容易就把学生带入音乐的世界,学生就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创造更好、更多的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