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从文学教育的功能与特点看教学改革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3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 转变传统的文学课程教学理念和模式

  近几年为了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体性,老师采取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分析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及启发式教学方法。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可谓是教学方法的一个创新,但是在实际的应用实践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在探究式和启发式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之下,教学成为在载体、材料以及工具等层面的劈章斩句式和空洞式的说教,文学教育的美学蕴涵在这种庖丁解牛式的教学被彻底地碾碎。要实现和解决学生分析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以及艺术感受力的提高,最好的教学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审美和艺术的熏陶和感知。老师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为学生营造出文学教育审美的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方面体验和感受。在新时代的潮流下,我们应该依据文学课程学习的根本方式体味和涵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转变和创新传统的文学课程教学理念和模式,把传统的讲概论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讲动态的教学模式,讲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讲过程的教学模式,让文学教育教学的过程营造成为师生与文学作品之间的情感互动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的洞察能力、思维能力会在此过程当中得到培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系统的文学体系。

三、 小结

  我们常说的“文学教育”这个概念实际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教育”就是中文教育,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板块;狭义地讲,“文学教育”主要是指关于文学课程的讲授与学习。由于现阶段人们对文学教育的特点和功能的认识不足,从而无法明确文学教育改革的方向,采取有针对性的文学教育改革措施,这也就导致文学教育改革变得复杂化。在进行文学教育改革的时候,我们要在了解文学教育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验证文学教育新的方法和思路,提高文学教育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推动文学课得到良好的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