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免疫激活剂注射防治沿海疫区松树试验初报
本文共计37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松材线虫病免疫激活剂注射防治沿海疫区松树试验初报
摘要:
在浙江省松材线虫病疫区,对海盐县南北湖风景名胜区的月亮城堡、鹰窠顶、云岫庵3个试验点的黑松、马尾松林,开展3年松材线虫病免疫激活剂注射防治试验。结果说明,松材线虫病免疫激活剂对松材线虫病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月亮城堡松树枯死率分别为1.5%(当年)、0.0%(翌年)、0.0%(第3年);对照分别为33.3%、8.9%、22.2%;鹰窠顶松树枯死率分别为1.3%(当年)、0.1%(翌年)、0.0%(第3年);对照分别为13.8%、16.1%、17.2%;云岫庵松树枯死率分别为0.7%(当年)、0.0%(翌年);对照分别为8.2%、5.8%,试验比对照显著降低,且第2、第3年效果好于当年;在每年的3月中旬、4月底、5月下旬3个时间注射防治效果最显著;注射防治后松树生长势好,冠层枯枝和无叶枝明显减少,冠层增厚,生物量增大。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苦参碱;松材线虫病免疫激活剂;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Bursaphelechus xylophilus)(BX)病是松树毁灭性的病害,至2014年,全国松材线虫病疫区已遍布16个省(区、市)的193个县(市、区)。从1991~2005年,浙江省松材线虫病累计发生面积达34.152万hm2,死亡松树3313.51万株,松材线虫病已对林业经济和森林生态造成了巨大损失和自然景观的严重破坏。海盐全县有松树分布的山地面积847hm2,其中松林面积627hm2,占到全县乔木林的39.78%,自2005年出现松材线虫病疫情以来,疫情未有效控制。为保护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南北湖风景区独特的“山、海、湖”森林景观,探索松材线虫病新的防控技术,从2011~2013年连续3年在南北湖风景区开展了松材线虫病免疫激活剂注射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为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和松林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方法,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嘉兴市海盐县南北湖风景区,是我国唯一集山、海、湖为一体的风景区,是浙江省第1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南北湖三面环山,南临大海,最高峰高阳山海拔251.6m。全年平均气温15.9℃,年平均降雨量1189.7mm,全年无霜期约为240天,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919.7小时。山地土壤以黄泥土、石砂土为主,母质大多数为凝灰岩形成。3个试验点分别为月亮城堡酒店后南山村6号小班、鹰窠顶南北湖村68号小班、云岫庵背山南北湖村71号小班,总面积28.5hm2。
1.1.1月亮城堡酒店后试验点概况。该试验点海拔42m,黑松、马尾松混生,以黑松为主,胸径10~20cm,树高10~20m,树龄40年生。2006年发生松材线虫病,每年出现不同程度的松树枯死。试验时周围有不少黑松枯死,未清理。
1.1.2鹰窠顶试验点概况。该试验点海拔为186m,面积20hm2,40~50年生马尾松、黑松林,胸径20-35cm,树高15~20m,株数为50株/667m2左右。由于这块黑松林靠近海边,长年受海风侵袭,生长不茂盛,小老头树较多,木质坚韧,一般药剂很难注入。试验时顶部沿步行道两侧有8株黑松枯死,已砍伐,留有树桩,地径20~40cm,树桩经灌药处理,上覆塑料薄膜;旁边1株古松2个枝条已枯死,针叶枯黄。
1.1.3云岫庵试验点概况。该试验点位于鹰窠顶下方,40~50年生的马尾松、黑松林,以黑松为主,胸径15~30cm,树高10~25m,自2006年发生松材线虫病以来,每年进行防治,但每年出现不同程度的松树枯死,至今从未间断。
1.2试验材料
上述试验点分别采用丽水市绿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松材线虫病免疫激活剂和注射工具,该药剂有效成分为0.3%苦参碱(含苦豆碱),并加入天然的植物精油作为助剂,每瓶药液量为50mL。
1.3试验方法
月亮城堡酒店、鹰窠顶、云岫庵分别于2011年5月26~27日、2012年4月27~29日、2013年3月19~24日,开展打孔注药试验。3个试验点分别随机连片选取65株、3287株、3472株松树进行注药试验,用红色油漆编号标记,再分别随机选择45株、87株、85株松树不注射药剂作为对照,试验当年和翌年的10月对试验地进行调查,统计松树死亡及长势情况。
注射工具采用丽水市绿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改进的便携式打孔器,在松树离地面约1.2m以内打孔。打孔时保持与主干倾斜角约45°,孔径7mm,深约4~5cm。然后将药液瓶盖旋开,去掉铝箔封口,插入输液接头,旋紧瓶盖,斜插入孔洞,药液缓慢流入树体。药液流完后拔掉药瓶,孔口自然封口。每棵树注射药剂数量依树干粗细而定,一般每棵树2~3支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