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多媒体教学技术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影响(第3页)

本文共计514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关乎人情和内心感受的学科,而多媒体的使用却与这一学科属性相违背,这就是造成多媒体教不良影响的关键因素。古代文学的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其主要内容包括:“心灵”和“情意”。这种人文精神告诉我们最好的古代文学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心灵上的沟通,思想上的辩论,这样才能通透先人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才能达到老师们心目中“才气充盈”和“诗意通达”的理想状态。然而多媒体的使用却对古代文学课堂造成了“课件干扰”:有老师埋怨光电技术对自己的情绪造成不良影响;有老师觉得讲台上的机器设备使师生产生了心灵隔阂,让内心交流变得苍白无力;学生指责多媒体教学过于注重试听效果,这淹没了他们对文字本身产生的情感。拿古代文学课堂来说,多媒体的使用将形式表现得太过露骨,一点也没有古代文学的含蓄之意,更别提内心世界了,学生的情感都被光电机器设备挤掉了,这使得形式和内容的主次关系发生对调,形式反倒凌驾于内容之上了。综合的说,多媒体教学便捷了大学课堂的教学,但却使得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消磨殆尽。

六、结束语

  综合以上的观点,即使多媒体教学在大学古代文学课堂中的应用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它的必不可少性和优越性在教学实践中并没能完全展现,也没有足够理论来反驳这一观点。相反它的不良影响却成为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面对这种情形本人提出以下建议:(1)大学教务处要对这种感受给予理解,改变支持利用多媒体进行古代文学教学的立场。(2)对古代文学课进行教学测评时应考虑该学科的属性,客观合理的给出一个综合评价。(3)综合多媒体教学为主的中国古代文学课堂和老师使用多媒体的真实效果两方面,考虑多媒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对使用多媒体的课堂效率进行调查核实与谨慎评估。

参考文献

  [1]韩林.第二届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研究研讨会综述[J].学术交流,2016(09).

  [2]周晓琳.自然地理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学的生成和发展[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3]肖锋.微信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J].江海学刊,2016(05).

  [4]于东新,张小侠.基于中国数字大学城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改实践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04).

  [5]张旭.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6]柯迁娣.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性教学模式探索———以池州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6(04).

  [7]郭鹏.论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内在作用机制及相关理论表征[J].文史哲,2016(05).

  [8]王伟.“主题解读式”教学法在古代汉语文选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9).

  [9]高萍萍.论“甚”的古今演变[J].牡丹,2016(14).

  [10]任红营,曾晓舸.从现实生活教习古代汉语之可行性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11).

  [11]张廷栋.分析信息时代下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文学教育(中),2013(02).

  [12]于继东.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给高校教师带来的挑战[J].长江丛刊,2016(27).

  [13]刘五苟.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进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5(28).

  [14]郑飞.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