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 正文

医疗设备经济管理研究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42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5杜绝医疗浪费现象

  医院经济管理可以有效杜绝医疗设备与耗材使用中的浪费现象。通常二级甲等以上的医院,科目齐全,使用设备与耗材的规格、种类相对较多,每年医院在设备与耗材方面的支出约占全院总收入的20%~30%,因此,对设备与耗材的管理及优化是十分必要的。以我院为例,未实行成本核算以前,医院建立了设备与耗材管理库,各个科室在领物单上填写所需物品(一般是不受制约的),各科又将物品存放在了自己的库房,结果在客观上造成了科室之间互相攀比,盲目购置,致使设备使用率低,管理部门也无法及时准确地记录设备与耗材的真实使用情况,从而造成了监管和控制职能不到位,并由此产生诸多问题[4]。在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管理的今天,选择购买医疗设备必须学会成本效益分析方法[5],决不能简单按每天做多少检查和治疗、每例收多少钱来计算,必须把相应的成本全部考虑进去。一般来说,成本包括设备折旧、维修(保修)费、一次性耗材、易损耗昂贵配件(如球管、磁控管)、房屋折旧、人员工资、水电费、管理费等;再用总收入除以总成本得出比值,若比值>1,则为赢利[6],若比值<1,则为亏本。实行科室成本核算后,有效地杜绝了设备与耗材的浪费现象,同时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3医疗设备经济管理的措施

  医疗设备的经济管理贯穿了从设备购入到报废的整个过程。经济管理的内容分类大体有4部分:投资认证部分,即对医疗设备的购入前的认证;运营维护部分,即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对设备维护、维修开支及运营收入;固定资产折旧部分,即医疗设备从开始使用直至报废过程中产生的价值转移;残值回收部分,即装备失去现有使用价值,但还可以产生新的使用价值部分的回收。

  3.1设备投资认证

  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新的医疗设备层出不穷,种类繁多,单价从几万元至几千万元,这就给医院选择购买什么样的设备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对欲购置的设备进行充分论证[7]。投资项目是由器材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在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对医疗设备投资项目做出判断和决定。项目决策得当,建成后的项目在使用期内就能发挥良好效益;项目决策失误,建成后的项目就难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医疗设备投资项目建设必须以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质量为目的。

  3.2设备运营维护

  设备维护的投入是医疗设备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支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要建立“预防性维护”体系。设备在采购、安装调试时就要考虑如何使设备使用得更加方便、长久,如何才能节省开支;同时设备在正常运营过程中,就要对设备加强日常的维护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设备投入与支出的逐年变化要注意观察,以便评估设备的'最佳更换时机。

  3.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将计算出的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医院折旧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应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医院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医院的经济条件和财力、物力等因素。如果折旧方法选择不合理,不是所提折旧额太低,满足不了医院设备更新及大修理的资金需要,起不到折旧的作用,就是折旧额偏高,影响医院的结余分成[8]。

  3.4设备残值回收

  医疗设备报废是医疗设备寿命的终结[9]。医疗设备的报废原因一般分为自然寿命终止、技术寿命完结、经济寿命完结等。设备使用部门按规定向器材管理部门申请报废、报损后,医学工程技术部门将对即将报废的设备进行技术鉴定。达到报废条件的设备应及时进行科学的分类处理,尽量提高残值回收率。如:医院在更新设备时将旧设备适时折价等方法,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医疗设备的残值。

4医疗设备经济管理的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对于先进的医疗设备的需求也日益激增,有效的医疗设备经济管理工作是良好的医疗设备经济效益的保证。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的经济管理,可以使医院更准确地分析和判断一定时期内的设备运行状况,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为制定和调整管理方法、实施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提高医院对医疗市场变化的信息反馈速度和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正确运用医疗设备经济管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形势下,必须强化设备使用的成本观念,减少消耗,降低成本,为医教研各项事业的更大发展蓄积力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