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及延伸(第3页)
本文共计513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8培养以追求知识为乐的心理素质
爱因斯坦和谐教育思想要求培养学生以追求知识为乐的心理素质。爱因斯坦指出:“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启发并加强青年人的这些心理力量,我看这该是学校的最重要任务。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导致一种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的最高财产——知识和艺术技能。”教育应当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观察和理解的`乐趣,是大自然的最优美的礼物。”“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承担.”“每个人都应当有机会来发展他的潜在天赋,只有这样,个人才会得到他们应得的满足,……社会才会达到最大的繁荣.” 培养学生以追求知识为乐的心理素质,这正是当代教育所倡导的快乐教育。
2.9伦理教育
爱因斯坦伦理思想丰富而深邃.学校应对学生进行伦理教育是爱因斯坦和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爱因斯坦指出:“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独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指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疾苦。”“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的,是善、美和真。”
2.10教学内容要少而精且常更新
爱因斯坦主张教学内容要少而精,教学内容要不断地更新.爱因斯坦指出:“要反对认为学校必须直接教授那些在以后生活中要直接用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种观点。生活所要求的东西太多种多样了,不大允许学校采取这样的专门训练。”“单靠真理的知识是不够的;相反,如果要不失掉这种知识,就必须以不断的努力来使它经常更新,它像一座矗立在沙漠上的大理石像,随时都有被流沙掩埋的危险,为了使这座石像永远照耀在阳光下,必须挥手不停地为它工作,我也要出一臂之力。”
2.11重视学生的实践过程
爱因斯坦指出:“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这对于初入学的儿童第一次学写字是如此,对于从大学里取得学位的博士论文,也是如此。在简单地默记一首诗,写一篇论文,解释和翻译一段课文,解一道数学题目,或者进行体育运动锻炼,也都无不如此。”这是爱因斯坦和谐教育思想揭示的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2.12教师应当成为教育工作的艺术家
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社会“比起以前来,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使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为了要在学校中得到这种精神,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正像无法使人永保健康一样,并不存在包医百病的万灵丹。但是还有某些必要的条件是可以满足的……在选择教材和使用教学方法上,应当给教师以广泛的自由,因为强制和外界压力无疑也会扼杀他在安排他的工作时的乐趣.”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应成为教育工作的艺术家,为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传承雕塑出更多的精品人才。爱因斯坦的和谐教育思想立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着眼于知识与能力、素质并重,自然与人文并重,做人与求知并重.爱因斯坦的和谐教育思想给了我们诸多启示,我们应很好地珍视爱因斯坦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的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