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大提琴练习中的技巧和运用(第3页)

本文共计63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右手的任务

  右手的任务就是保持音色,将不同感情和不同强弱的音乐明显的区分出来,不管是一个音也好,一个乐句也好,右手都要赋予他们不同的色彩。运弓的方法也会使的声音产生很多变化。弓法的技巧是非常多样的。顿弓、跳弓、撞弓等等这些都是大提琴演奏家在很多年演奏中慢慢开发出的技巧。这些技巧在乐曲中大部分都标了出来。我们只需要按照谱子的标记去演奏就可以了。但是还有很多运弓的方式谱面上并没有标记,例如弓速、弓段。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那就会限制我们右手的运弓,从而影响的音色。

  音乐与语言是有相同性的,音乐有的时候就像说话、唱歌一样。所以我们想分配好弓子的运用,就应该先划分好乐句。这样我们才能分配好弓段,选择正确的弓速。

  曾经有一位大提琴家说:“用左手拉琴是‘匠’,用右手拉琴是‘家’,用心灵拉琴是‘大师’”。心灵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但我们暂且可以把心灵想作是左右手,左右手的控制配合就是用心的一个过程。

3.左右手的配合

  在练琴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在拉快的东西的时候,往往左右手会不在一起,不是左手快一点,就是右手快一点。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时间久了会导致我们在拉快的东西的时候开始不自信,那么这种问题要怎么解决呢?除了我们通常用的慢练之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可以适用的,这是我的老师告诉我的一种方法。就是左手先触弦,右手再拉动,在听觉上就是慢半拍,这种联系可以很好的解决左右手打架的问题,因为通常都是左手比右手慢一点。

五.演奏中的呼吸

  除了手上的功夫之外,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呼吸,让音乐随着自己的呼吸来流动。呼吸对于世界万物都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了呼吸,一切就都没有了灵动。音乐是表现人思想感情的产物,演奏者则是音乐作品的第二度创作者,演奏者的感情是要随着音乐作品的情感变化而变化,当我们情感波动时,人的呼吸会加速或减慢 ,变浅或加深,当演奏音乐作品时 ,演奏者的情感势必跟随音乐作品而变化 ,从而导致演奏者呼吸的变化。这时如果演奏者的呼吸与乐曲的情绪相一致的话 ,就会更完美地表现作品。所以在演奏中应该有意识地调节呼吸 ,使之一气呵成、将乐曲内涵充分地表现出来。

1.第一句之前的呼吸

  在演奏第一句之前,我们有时候会有一些误区,一些演奏者会在演奏第一句前深吸一口气,然后一直保持这样的呼吸,但是我认为,深吸一口气倒不如深吐一口气,将自己完全的放松下来,将第一句作为吸气的开始,这样才能保证在演奏中呼吸均匀。

2.乐句之间的呼吸

  在音乐作品中,会有不同的乐句,在乐句之中和每个乐句之间,都会有一定的联系和停顿。这些联系和停顿就是我们所说的呼吸。音乐是人类语的一种高级语言有时候无法用文字表达的美好或是丑恶,却能用音乐表现出来,它同语言一样有着长句短句之分,同样有着我们中文里的排比,顶针的手法。有着抑扬顿挫的语气变化,有表达一个中心思想的结构性和完整性。它跟人类的呼吸一样,没有呼吸就没有乐句,也就没有了语调和结构,没有了生命。有的人大提琴演奏中出现不顾音乐的分句,演奏中缺少音乐的呼吸,那么他的演奏就只是在描述音符,这是没有意义的。

3.理解乐曲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常忽略这一非常重要的问题,教师对作品的不理解,导致了学生也无法正确的理解乐曲,到最后,学生对乐句的认识模糊,处理作品缺乏音乐的律动性和歌唱性,让人感觉到紧张和不自然,也缺少了作品应该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们知道,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在时间中展开又在时间中结束。演奏者对于呼吸时间的把握,应该考虑到音乐本身的节奏特征和律动特点。演奏者要善于体会这种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好呼吸的时间。在演奏一句长达几十个小节的大起大落的旋律时就必须以舒缓而绵长的气息为根本。同样,在需演奏情绪高涨激昂,或者速度较快的一段乐句时,演奏者本人的呼吸也应该相应加快,到高潮音之前的呼吸可以较深一些。但不管怎样,演奏者本人的呼吸与乐句的呼吸在根本上应该是一致的,而且与乐段乃至整首乐曲的呼吸也应该是和谐统一的。此外,对于演奏中呼吸的掌握,应先把乐曲演奏熟练完整的情况下,通过反复哼唱乐曲的旋律来深入体会乐曲的断句,然后将它运用到实际演奏中去,将自身的呼吸与音乐的呼吸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表现音乐内涵的目的,才能将音乐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