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商住楼工程桩基事故分析与处理工学论文(第2页)
7 次下载 2 页 2866 字【 字体:大 中 小 】
高强预应力管桩的特点是:抗压性能极强,竖向承载力高,抗剪性能差,水平承载力低。本工程预应力管桩在上层土体剪切破坏移动和侧向水平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脆性断裂和倾斜。
4.3桩基处理
4.3.1桩基处理方案选择高强预应力管桩断裂、倾斜的处理是不考虑断桩的承载力,对倾斜在2—3%内的桩进行静载试桩后再承载力折减,考虑是否重新进行补桩。而本项工程Ⅲ、Ⅳ类桩分布面大,数量多,位置较为集中,坑底又是淤泥质粘土,承载力低,静压机械无法重新进入基坑内施工。鉴于以上因素,桩基处理时只能选择轻型机械设备施工方案。
(1)原基础型式不变,选用Φ600的钻孔灌注桩,桩端标高与原管桩一致,但施工周期较长,造价高。
(2)原基础型式不变,还是采用Φ500(Φ400)的高强预应力管桩,桩长与原施工长度一致,则用锤击式桩机施工,但锤击桩机穿越20m中密砂层难度很大。
(3)将管桩减短,有效桩长20—24m,按贯入度控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1100KN),采用桩筏基础设计。
本项工程经锤击管桩反复试打施工比较,最终选择方案③施工。
4.3.2处理与检测
(1)排干坑底积水,坑底利用建筑垃圾硬化,利用锤击式桩机施工,按贯入度将桩长控制在20—24m之间,经计算,要求每根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100KN。
(2)桩施工完毕后,选取了三根桩进行单桩静载试验,其结果满足单桩承载的设计要求,桩身完整性检测也满足要求。
该工程桩基事故发生后,各有关部门都很重视,经过调查分析,查明了原因。桩基发生倾斜断裂的客观原因是场区地质条件较差,但在桩机施工和基坑开挖过程中并未引起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相反,在缺乏对场地条件充分评估的前题下,一味想降低成本,抢工期,而且施工措施不当,最终造成严重后果,其教训是深刻的。
(1)施工单位对现场的地质情况缺乏了解,缺乏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经验。对该地质条件下基坑开挖对桩的影响未引起重视,导致施工方法及措施存在失误。
(2)预应力管桩的抗剪性能差,因此基坑开挖不应在基坑边缘推土,同时应避免大型机械在管桩附近一侧工作,对桩体造成较大水平推力。
(作者单位:盛传福,洪湖市勘察测绘院;刘之明,湖北教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邹明,麻城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
3.工业建筑中热水系统的循环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