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管壳式余热锅炉(第2页)
本文共计262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设计注意事项
4.1 设计管壳式余热锅炉应先确定设备所属范畴,根据各自范畴所遵循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锅炉范畴的管壳式余热锅炉主要设计规范为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T 16508-1996《锅壳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等。压力容器范畴的管壳式余热锅炉主要设计规范为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 150-2011《压力容器》、GB 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SH/T3158-2009《石油化工管壳式余热锅炉》等。
4.2 对一些特殊介质及工况采取的措施
①在高温还原性气体(如H2、CO等)中,控制余热锅炉非金属衬里中的硅和铁的含量,其中SiO2不大于0.5%,Fe2O3含量不大于0.4%。以防止衬里被侵蚀产生空穴和析出SiO2引起换热管堵塞。
②对于烟气冷却过程中有冷凝液产生的余热锅炉,应使换热管有一定倾斜角度,使冷凝的液体能顺利排出。
③对碳素钢换热管与碳素钢管板或与Q345R管板间的连接接头,当与含硫、硫化氢介质接触时,为防止换热管头与硫、硫化氢介质产生严重的高温硫腐蚀,应控制管头最高温度不超过370℃。
④对于压力较高的余热锅炉,应校核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焊缝的剪切强度。当管程压力较高时还应校核换热管的轴向稳定。
⑤对于烟气介质会生成酸雾等使露点温度较高的余热锅炉,应根据计算的露点温度确定壳程最低运行压力,确保烟气接触面壁温大于露点温度。
参考文献:
[1]GB 150-2011压力容器.
[2]SH/T 3158-2009石油化工管壳式余热锅炉.
[3]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4]GB/T 16508-1996锅壳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