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与规范(第3页)
5 次下载 4 页 5243 字【 字体:大 中 小 】
(4) 图格式示例:
图2.1 样式
Fig. 2.1 Manner
2. 表格:
(1) 表的位置
① 表格居中排列。
② 表格与下文应留一行空格。
③ 表中若有附注,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和右半圆括号按顺序编排,如注1),附注写在表的下方。
(2) 表名的写法
① 表名应当在表的上方并且居中。编号时应以章为单位顺序编号,如表2.1、表2.2。
② 表名与上文留一空行。
③ 表及其名称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
④ 表内文字全文统一,设置为宋体,五号。
⑤ 中文表名设置为宋体,五号,且居中。英文名称设置为Times New Roman,五号,且居中。
(3) 表格式示例
表2.1 统计表
Tab. 2.1 Statistics table for sale
产品 产量 销量 产值 比重
手机 11000 10000 500 50%
电视机 5500 5000 220 22%
计算机 1100 1000 280 28%
合计 17600 16000 1000 100%
3. 公式
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排列,公式末尾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顺序编号,公式编号在行末列出,如(2.1)、(2.2)。
公式示例:
(2.1)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1) 参考文献按照在正文中引用的顺序进行编码。
(2) 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文作者名应缩写),作者间用“,”间隔。作者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
(3) 标题“参考文献”设置为:小三号,黑体,居中,1.5倍行距,段后0.5行,段前为0。
(4) 参考文献正文设置成字体:5号,宋体,字号:五号,多倍行距1.25行,段后、段前均为0。
(5) 按照引用的文献类型不同使用不同的表示方法。
① 专著(注意应标明出版地及所参阅内容在原文献中的位置),表示方法为:
[序号] 作者.专著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1]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②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注明应标明年、卷、期,尤其注意区分卷和期) ,表示方法为:
[序号] 作者.题(篇)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
示例:[4] 徐滨士,欧忠文,马世宁等.纳米表面工程.中国机械工程,2000,11(6):707-712.
③ 会议论文,表示方法为:
[序号] 作者.篇名.会议名,会址,开会年: 起止页.
④ 专著(文集)中析出的文献,表示方法为:
[序号] 作者.篇名.见(In):文集的编(著)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⑤ 学位论文,表示方法为:
[序号] 作者.题(篇)名:(博(硕)士学位论文).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
⑥ 专利文献,表示方法为:
[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1)引用的文献在正文中用方括号和阿拉伯数字按顺序以上标形式标注在引用处。
(2)引用格式示例
关于主题法的起源众说不一。国内有人认为“主题法检索体系的形式和发展开始于1856年英国克雷斯塔多罗(Crestadoro)的《图书馆编制目录技术》一书”,“国外最早采用主题法来组织目录索引的是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相关主题索引……”[1]。
5.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使用必须符合新的国家标准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
6. 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应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代替计算机中央处理器。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7. 量和单位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8. 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