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庄子的浪漫主义情怀
3 次下载 3 页 3782 字【 字体:大 中 小 】
试论庄子的浪漫主义情怀
《逍遥游》篇集中论述了庄子豪迈旷达的情怀,以超乎寻常的想象力表达了庄子渴望超越平凡的境界,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庄子浪漫主义情怀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摘 要
:《庄子》一书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整本书想象奇特丰富,加上各种对比、夸张、比喻、排比的表现手法的运用,令人浮想联翩,胸怀激荡;其次,庄子的超然与豁达,突出表现在他的齐物论、物化论的思想方面;再次,庄子的逍遥与自在自适。庄子退而隐居,回归自然,追求“无待”的逍遥境界,都充分表现了他的浪漫主义情怀。
关键词:庄子 浪漫主义 想象 超然 逍遥
一、奇特丰富的想象
庄子一书充满了奇特丰富的想象,如《逍遥游》篇中的鲲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①鲲鹏,现实生活中本无此种动物,庄子凭借想象虚拟出此两种庞大的动物及其强大的力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彰显了庄子的浪漫主义情怀。《逍遥游》篇中还有对“神人”的描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神人”冰清玉洁,不食人间烟火,腾云御龙,神情凝聚,使万物不受伤害,使年年丰收。《逍遥游》篇还大量使用对比、夸张、比喻、排比的手法,极尽想象之能事,气势宏伟,大气磅礴,让人读来浮想联翩,胸怀激荡,心胸顿时开阔了许多。“列子御风而行”,列子能够乘风而行。“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嫠牛如此之大,象遮盖天空的云气。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一系列庞大的数字:“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极富夸张的想象:“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 “绝云气,负青天”,庄子的想象力似乎插上了翅膀,带着读者随“鲲”“鹏”遨游于青天之外,这种超越平凡超越世俗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感染着读者,这也是为什么生于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庄子直至今日依然为世人所喜爱的原因吧。尤其是当今生活于大都市的人们,每天为生活所迫,疲于奔命,根本没有闲暇停下来欣赏“云淡风轻”的美景;当然这种美景今天也不多见了,更没有心思放飞想象。
此外,《庄子》中一系列的寓言故事同样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如庄周梦蝶,偻者承蜩,吕梁大夫蹈水,濠梁之,混沌开窍等。这些寓言故事,要么充满梦幻的色彩,要么充满童真童趣,要么富于哲理。
庄子生活于战国时期,约前369年到前286年。这一时期,正是人类童年时期,没有太多的约定俗成的束缚来约束他的思维,所以他能够纵横捭阖地驰骋自己的想象。庄子像是一个智慧的老人,深谙世故,既天真又狡黠,编了很多寓言故事,用他特有的三言(寓言、重言、卮言)表达法,似是漫不经心地无意地告诉我们一个个故事,有的故事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逻辑的联系,至于为什么告诉我们这个故事,需要读者自己用心去回味、揣摩。
二、庄子的超然与豁达
《庄子》中涉及的人物众多,从帝王将相到普通百姓,从身心健全的人到各种身有残疾的人,庄子的想象超越了时空,无拘无束,天马行空。郭象在《庄子序》里写道:庄子“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达死生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道,上知造物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也。其言宏绰,其旨玄妙。至至之道,融微旨雅;泰然遣放,放而不敖”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