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堤下复合地基理论的几点探究(第2页)
本文共计260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 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3.1 数值分析与试验相结合 单纯应用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都是行不通的,必须以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依靠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的验证与反馈,走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与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3.2 理论计算方法的改进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应当包括:基础填土的拱效应、基础的刚度效应、刚性垫层效应、桩土间差异沉降引起的荷载传递以及下卧层土体的支承作用五个部分。
3.3 提高数值模拟的可信度 ①应建立三维计算模型进行路堤和复合地基的三维数值模拟,使模拟结果更加真实。②为了更好地反映桩与土间的相互作用,真实模拟路堤荷载下桩与桩间土的竖向不协调性及桩土之间的荷载传递规律,应特别重视对桩土接触面的模拟,需要在桩土之间设置接触面单元。③选择合理的材料本构。土的本构比较复杂,不同土的本构,往往针对某个问题才具有合理性,因此要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灵活选用,必要时对土的本构关系进行修正。桩的本构关系应通过试验确定,不能盲目的照搬经验。
参考文献:
[1]陈洪,等.不同刚度基础下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性状研究[J].工业建筑,2008,33(11):13-16.
论文客服 微信扫一扫

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