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口语多维互动式教学实证初探论文
2 次下载 3 页 3723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大学英语口语多维互动式教学实证初探论文
摘要:本研究的对象是两个非英语专业班级,其中一个班级(实验班)采用多维互动式口语教学,而另一个班级(对照班)采用传统口语教学方式。实验结果表明:(1)采用口语多维互动式教学,对于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有促进作用,并且有利于他们提高教学质量;(2)互动式教学通过创建英语角、网上英语和寝室英语聊天室等学习的平台,使教学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展现多维度、多方位互动,这样既增加了学生语言知识输出的实践机会,又增强了校园英语学习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多维互动;口语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国内外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国外学者重视实证研究,而国内学者注重师生关系的静态研究,以及教学经验的总结,关注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多,从宏观背景下进行分析研究的较少,特别是分析课堂内外互动的较少。众所周知,大学英语口语课授课人数庞大、课时少,想在课堂内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利用好学生的课外时间,把课堂内外联系起来,积极带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对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来说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从宏观角度出发,既探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各教学要素间的互动,并且深入研究课内与课外的互动,积极创英语角、网上英语聊天室、建寝室英语等英语学习的平台,使教学的各要素呈现多维互动,构建适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多维互动模式。
二、理论概述
1、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皮亚杰是建构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主要经历“同化”与“顺应”两个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的扩充,是量的变化;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改变,是质的变化。建构主义教学观主要强调:①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建构式教学;②教学活动要不断打破学生已有的平衡状态,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平衡状态;③教师必须引领学生走进理解性与创造性学习环境中;④教育要重视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
2、多维互动教学
所谓“多维互动教学”,就是指在开放的教育系统中,通过深化和优化教学互动方式,使和教学有关的各种要素和资源如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教学政策、文化氛围等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多维互动教学”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各种和教学有关的教学要素,挖掘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相互作用,使教学各要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促使教学系统各种资源和因素的和谐相处和发展,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三、研究方法和过程
1、主要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以下研究方法:
(1)实验法。其中一个班级(实验班)采用多维互动式口语教学,而另一个班级(对照班)实施传统口语教学方式,实验前后进行对比分析。
(2)问卷调查。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学习习惯以及课堂参与度的情况。
(3)访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
(4)观察。课堂观察大学英语口语多维互动教学的实践情况。
2、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一方面,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和理论,了解建构主义和多维互动教学理论,写好口语实验班的教学实施方案,构建大学英语口语多维互动教学的实践初模式,为实验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做好口语实验班的选拔工作。第二阶段(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一方面,创建网上英语聊天室,组织好每周英语角,分配好寝室英语任务,计划好英语比赛活动。另一方面,在口语实验班进行多维互动口语教学实践,进入实验的具体实施阶段。第三阶段(2017年1月-2017年12月):总结分析论证,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大学英语口语多维互动教学的实践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