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音乐教学方式论文(第2页)
2 次下载 页 2445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五、多声部民歌对于歌词的处理
靖州苗族同胞,在进行日常对话时会使用地道的苗语。但在唱歌的时候,却会使用“酸话”,“酸话”是苗语、侗语、汉语这三种语言之间所存在的一种局部方言。它的发音同当地汉语十分类似,但部分语音又与当地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觉得苗歌只有用“酸话”演唱,才更加的顺口、好唱、易学。靖州苗族歌曲所具有的歌词既生动又含蓄,富有丰富的想象力。七言四句通常就是歌词的结构。为了对曲调进行统一,善于歌唱的苗族同胞把大量的衬字和虚词加到每句歌词的开头、中间或者末尾等处。这样能把韵母进行统一,以便能够演唱延声,使乐音更为响亮,产生共鸣,情感能够被充分地抒发出来,增加苗歌的风格色彩。对歌词进行处理时,苗族多声部民歌也独具特色:它不会把歌词按照常规的顺序进行排列,而会把第一和第三句词的末尾一个字放在接下来乐句合唱的第一拍中。
六、多声部民歌的节拍
靖州苗族的多声部民歌多为真声演唱。这受到同声组合与男女分唱的习惯影响。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所具有的节拍非常复杂,不但有单拍子、也有复拍子还有混合拍子。
七、结语
综上所述,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具有严谨的结构和平衡的声部,主从清晰、有先有后,发展的形态十分完善。另外,即兴性也是存在于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中的显著特点。但是这种即兴演唱是依照特定规律以及特定程式进行的,是对前人经验的发挥。
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对我国苗族同胞的艺术创造才能予以了深刻体现。本文通过对湖南靖州多声部苗歌的特点分析介绍,希望人们能够对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有所认识并能够对其加以关注。如今,我们既要以拥有如此珍贵的民乐文化而感到自豪,同时也要对这一珍贵的民乐遗产进行发掘、归纳、继承并发扬。
参考文献:
[1]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J].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2]王安国.六声部之谜[J].音乐爱好者,2013,(09).

艺术创造力幼儿教育论文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浅析做更加有艺术的教育的论文
山西民歌河曲民歌
“流行歌坛中国风”歌曲的民族化研究
浅析安徽民歌在安徽高师音乐教育中传承方式论文
论中国与欧盟经济的发展
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音乐教学方式论文(第2页)
壮族民歌的语篇分析及其意义的生成
中国物流行业逐渐信息化
民族舞蹈在民歌教学中的作用
潮州民歌与《诗经》的关系
动物生物化学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小论文:指导学生学习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高中化学有效学习行为的实践探讨论文
中学化学教育研究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的想象力培养论文
化学课堂中的教学艺术论文
农业观光园特色旅游论文
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发展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