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音乐教学方式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44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五、多声部民歌对于歌词的处理
靖州苗族同胞,在进行日常对话时会使用地道的苗语。但在唱歌的时候,却会使用“酸话”,“酸话”是苗语、侗语、汉语这三种语言之间所存在的一种局部方言。它的发音同当地汉语十分类似,但部分语音又与当地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觉得苗歌只有用“酸话”演唱,才更加的顺口、好唱、易学。靖州苗族歌曲所具有的歌词既生动又含蓄,富有丰富的想象力。七言四句通常就是歌词的结构。为了对曲调进行统一,善于歌唱的苗族同胞把大量的衬字和虚词加到每句歌词的开头、中间或者末尾等处。这样能把韵母进行统一,以便能够演唱延声,使乐音更为响亮,产生共鸣,情感能够被充分地抒发出来,增加苗歌的风格色彩。对歌词进行处理时,苗族多声部民歌也独具特色:它不会把歌词按照常规的顺序进行排列,而会把第一和第三句词的末尾一个字放在接下来乐句合唱的第一拍中。
六、多声部民歌的节拍
靖州苗族的多声部民歌多为真声演唱。这受到同声组合与男女分唱的习惯影响。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所具有的节拍非常复杂,不但有单拍子、也有复拍子还有混合拍子。
七、结语
综上所述,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具有严谨的结构和平衡的声部,主从清晰、有先有后,发展的形态十分完善。另外,即兴性也是存在于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中的显著特点。但是这种即兴演唱是依照特定规律以及特定程式进行的,是对前人经验的发挥。
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对我国苗族同胞的艺术创造才能予以了深刻体现。本文通过对湖南靖州多声部苗歌的特点分析介绍,希望人们能够对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有所认识并能够对其加以关注。如今,我们既要以拥有如此珍贵的民乐文化而感到自豪,同时也要对这一珍贵的民乐遗产进行发掘、归纳、继承并发扬。
参考文献:
[1]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J].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2]王安国.六声部之谜[J].音乐爱好者,2013,(09).

交通物流毕业论文-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对经济建设的巨大作用
企业物流客户服务管理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改革口腔黏膜病医学教学措施的论文
医学硕士论文致谢辞
国内外高等制度下医学教育论文
临床医学写论文
毕业论文医学
有关医学检验的论文
2017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论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国际贸易就业结构影响分析
资本流动对金融经济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探析论文
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论文
在茶叶生产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探讨论文
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论文
关于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教育论文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实现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