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音乐教学方式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44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五、多声部民歌对于歌词的处理
靖州苗族同胞,在进行日常对话时会使用地道的苗语。但在唱歌的时候,却会使用“酸话”,“酸话”是苗语、侗语、汉语这三种语言之间所存在的一种局部方言。它的发音同当地汉语十分类似,但部分语音又与当地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觉得苗歌只有用“酸话”演唱,才更加的顺口、好唱、易学。靖州苗族歌曲所具有的歌词既生动又含蓄,富有丰富的想象力。七言四句通常就是歌词的结构。为了对曲调进行统一,善于歌唱的苗族同胞把大量的衬字和虚词加到每句歌词的开头、中间或者末尾等处。这样能把韵母进行统一,以便能够演唱延声,使乐音更为响亮,产生共鸣,情感能够被充分地抒发出来,增加苗歌的风格色彩。对歌词进行处理时,苗族多声部民歌也独具特色:它不会把歌词按照常规的顺序进行排列,而会把第一和第三句词的末尾一个字放在接下来乐句合唱的第一拍中。
六、多声部民歌的节拍
靖州苗族的多声部民歌多为真声演唱。这受到同声组合与男女分唱的习惯影响。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所具有的节拍非常复杂,不但有单拍子、也有复拍子还有混合拍子。
七、结语
综上所述,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具有严谨的结构和平衡的声部,主从清晰、有先有后,发展的形态十分完善。另外,即兴性也是存在于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中的显著特点。但是这种即兴演唱是依照特定规律以及特定程式进行的,是对前人经验的发挥。
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对我国苗族同胞的艺术创造才能予以了深刻体现。本文通过对湖南靖州多声部苗歌的特点分析介绍,希望人们能够对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有所认识并能够对其加以关注。如今,我们既要以拥有如此珍贵的民乐文化而感到自豪,同时也要对这一珍贵的民乐遗产进行发掘、归纳、继承并发扬。
参考文献:
[1]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J].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2]王安国.六声部之谜[J].音乐爱好者,2013,(09).


经典毕业论文致谢信
优秀博士毕业论文致谢信范文
辽宁何氏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模板
优秀会计硕士毕业论文致谢信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致谢信模板
小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浅谈钢琴触键
浅谈奥德修斯与西方古典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15篇(精)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15篇【精华】
2021年论文致谢词300字(通用6篇)
关于本科论文致谢(通用15篇)
舒曼歌曲中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浅论音乐的节奏
浅谈音乐赏析让音乐走入学生的心灵
当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精选5篇)
音乐系毕业论文-分析巴赫BWV846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征
“古典园林,精致江南”
古典分配理论探源
对古典文论的几句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