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音乐教学方式论文
2 次下载 页 2445 字【 字体:大 中 小 】
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音乐教学方式论文
摘要:
湖南靖州苗族的多声部民歌,在其结构、和声语言、歌词处理等诸多方面看来都具有鲜明特点,非常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不仅对于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了研究性的继承,同时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族音乐文化予以丰富完善。本文通过对实地考察获取的音响资料和平时积累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对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加以解读。
关键词:
靖州苗族 多声部民歌 音乐特征
一、多声部民歌所具有的结构
处于靖州平察、藕团等地区的苗族多声部民歌,结构多为上下句呼应式的,这一结构很好地体现了我国西南地区山歌在体裁方面所具有的特点。以同声合唱的支声复调为主。在对靖州苗寨的这类山歌进行演唱时,通常先由低音部开始演唱,然后再加进高音声部。上下声部的音域通常在一个八度以内,它的音域比较狭窄,所以旋律以较为平稳的方式进行。调式音多以五声音阶作为骨干音的六声宫调式为主。
二、多声部民歌所具有的和声语言
和声的音程能够对多声部构成予以显示,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也是如此。本文发现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在对各种音程进行运用时,也是把“先不协和然后协和再不协和”作为原则。协和与不协和这两种因素存在于每个乐段的两个声部之中,这导致声部中矛盾性和统一性的存在,促进整个多声织体向前发展。
苗族多声部民歌的和声由以下音程材料组成:
(一)大二度
在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中,大二度是被运用最多的、民族特色最明显的和声音程。大二度和音中既有弱拍也有强拍;既存在连续进行也存在持续进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实值比较长的平行大二度下滑音经常被用于湖南靖州苗族的多声部民歌之中,这是一种极富特色的和声方法。
(二)同度音程
数量很多的同度音程存在于湖南靖州苗族的多声部民歌之中,特别是在歌曲的开始部分特别明显。表现为男、女同度齐唱或者男声、女声八度齐唱,这种唱法力度非常之强。
(三)纯四度、纯五度、大三度、小三度和音
存在于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中非常主要的音程材料是纯四度、纯五度、大三度、小三度和音,运用这些音程时可以非常自由,能够把苗族歌曲所独有的抒情、优美体现出来。
(四)大二度、小七度、大六度和音
在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中大二度和小七度和音出现的情况很少,大六度和音极少出现。
总体看来,把声部横向发展结合作为基础,从而产生了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的和声关系,这种和声关系同旋律和多声结构相比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当然这并非指在苗族多声部民歌之中和声的协调不被重视,与此相反的是,苗族歌手在对多声部民歌进行演唱时,非常重视强调纯四度、纯五度、大二度延留音,这清楚地说明他们十分喜爱、重视、追求特殊和声效果。
三、多声部民歌旋法
对民歌艺术表现力进行体现的基本要素就是旋律。本文对于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的旋法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如下说明:
(一)级进音程为主,曲调十分优美,感情淳朴。
(二)多以五声音阶作为骨干音的六声宫调式为主,因此旋律十分温和平稳。
(三)旋律线多为下行进行,音调特别悠远顺畅。
四、多声部民歌选择的题材和演唱形式
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涵盖题材十分丰富,歌曲种类非常多样。在进行生产劳动或者是社会生活之时,人们都会运用歌声来沟通感情、表达思想。例如:对宾客进行招待时,苗族同胞通常会演唱酒歌、茶歌、或者饭歌。此类歌曲所具有的规模较为宏大,大多数会是四部合唱,演唱者数目可以高达数十名,声音十分和谐,气势相当宏大,对人们的心灵造成很大的震撼。讲歌、领歌与和歌是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所具有的几种演唱形式。年长而经验丰富的演唱者承担讲歌任务,担任讲歌的人通常会是苗寨的“歌师傅”,大多在低音部。低音区内,讲歌者运用与朗诵相似的曲调进行吟唱,起到提词作用。领歌者多为年轻力壮、声音宽厚响亮的歌手,作为歌队的骨干人员,领歌者起到引起注意、开腔定调作用,通常在中音部。和歌,从字面上看来,就是众人和歌,也叫“帮腔”,通常在高音或者次高音部,是对多声部民歌进行演唱的主体。

艺术创造力幼儿教育论文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浅析做更加有艺术的教育的论文
山西民歌河曲民歌
“流行歌坛中国风”歌曲的民族化研究
浅析安徽民歌在安徽高师音乐教育中传承方式论文
论中国与欧盟经济的发展
湖南靖州苗族多声部民歌音乐教学方式论文
壮族民歌的语篇分析及其意义的生成
中国物流行业逐渐信息化
民族舞蹈在民歌教学中的作用
潮州民歌与《诗经》的关系
动物生物化学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小论文:指导学生学习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高中化学有效学习行为的实践探讨论文
中学化学教育研究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的想象力培养论文
化学课堂中的教学艺术论文
农业观光园特色旅游论文
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发展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