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管理 > 正文

农业旅游论文(第5页)

本文共计5057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加强相应制度规范

  现阶段,我国农业旅游开发管理十分需要建立相关的制度规范。这不仅有利于农业旅游开发主体在使用公共资源时能够主动考虑社会成本,进而对公共资源的消费数量进行合理的限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业旅游经营组织在进行科学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旅游人才培养

  加强对农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组织相应的旅游知识培训。二是要与相应的旅游企业和高等院校建立紧密的合作,为农村旅游人才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三是要充分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一方面要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拓宽农村旅游人才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还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倡导农民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从而使农民的整体素质取得提高。

四、结语

  农业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要想更好的进行农业旅游的开发和管理,我们要明确目前我国农业旅游发展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正确的认识农业旅游的重要性。要加强对其规划开发,并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对旅游人才的培养,从而促进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

  [1]孙琼,刘敏.我国农业旅游发展及其升级转型[J].改革与战略,20xx,33(3):108-110.

  [2]李英.农业旅游开发管理的实践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xx(1):67.

  [3]金凤.自助旅游背景下发展旅游产业的新思路[J].学子:理论版,20xx(9):7.

  农业旅游论文(第5页)4

一、海林农场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游客数量统计

  通过对海林农场旅游局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关调查得出海林农场近年游客数量统计及变化(详见表1),可以看出2009年~2014年前三季度,游客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发展潜力巨大。

  (二)旅游收入变化

  近五年数据结果表明,除住宿2013年与2012年持平、购物2013年低于2012年之外,其他各项均是逐年递增的趋势,且发展势头强劲。

  (三)合作开发

  海林农场在自身不断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同时,还加强与周边景区的合作,其影响力和知名度在不断扩大。农场凭借天然的地理优势,合理设计旅游线路,利用与镜泊湖、国家地质公园火山口地下森林、中国雪乡和亚布力滑雪场等的交通便利,形成了以农场为下榻基地,春夏秋冬都有去处的圣地。

  (四)格局构建

  海林农场构建“一心三圈九游”的辐射格局,以农场场部为中心,向外进行辐射,形成场内旅游圈、周边旅游圈和外地旅游圈。场内旅游圈重点突出北国田园风光生态游、高效有机农业观光游、现代农民生活体验游等“三游”;周边旅游圈重点突出镜泊湖游、中国雪乡游、宁海山风光游等“三游”;外地旅游圈重点链接东北游、西部游、沿海游等“三游”,通过“内部建、外部联”的模式,迅速启动农场的旅游产业发展动力,力争在2015年实现旅游产业收入占据农场全年收入的半壁江山,推动农场旅游产业健康迅猛发展。

二、海林农场农业生态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海林农场在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过程中,虽然旅游人数增加,入住率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在面对旅游景区的宣传及营销方面,还在走其他景区发展的老路,应该不断开拓属于自己的营销道路,才能在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传统农业生态旅游营销方式探究

  传统的旅游业甚至是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以产定销”的销售方式,即旅游景表2海林农场农业生态旅游5年来收入变化(单位:万元)点闻名什么,就依托什么,然后就卖什么,这种推销方式是世界各国甚至是我国大多数景区所遵循的老路子。这种营销方式最大的投资就是前期建设方面,当景点建设完工之后,便出现了“啃老族”现象,墨守成规。最后导致其他景点可以仿效,多地景点景观大同小异,特殊性丧失,吸引游客的能力降低,最终效益减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业生态旅游的热情逐步增加,如果在营销方式上不加以更新,沿用老路,必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