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农业旅游论文(第16页)

22 次下载 28 页 50570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从国内外发展农业旅游的情况来看,各国发展农业旅游的内容与经营的范围,大体开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观光型农业旅游模式。观光型农业旅游模式主要是采用开发农业生产过程产品。如在城市或者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通过让旅游进入园区进行摘果、拔莱、赏花、采茶等方式让其能够从自身的劳动中感受到田园的乐趣。由于城市居民长期在城市当中,很容易造成他们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开辟此类旅游模式就能够让旅游亲自参与到田园劳动当中,而且能够在劳动过程中享受到相应的乐趣,让都市人能够放松出心情。

  (二)都市科技型农业旅游模式。该种方式主要以农业高科技作为主要发展特征,通过在城内小区、郊区附近建立起小型的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基地,不但能够向城市提供产品和蔬菜,而且通过组织人员参观,直接获取观光收入,这不但让生产基地能够保障生产、增加了收入,而且通过高科技的普及与发展,让更多的参观者了解当前科技进步的程度。一些城市的科技农业旅游景区甚至已经能够实现计算机控制泥土养分、喷水灌溉、对动物进行喂食等全自动一体化。

  (三)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模式。此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农业资源的充分组合与利用,通过景区的特殊点让更多的人群进入农业区体验。主要的方式是: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一般此种景区较大,让城市人群在周末或者假日时期,带上家人组织郊外的旅行。这类的农业旅游方式一般鼓励人们在农业旅游中进行住宿。在住宿过程中招揽旅客进行农业旅游景区进行分享水果、蔬菜,甚至亲手钓出的鱼等。旅客通过呼吸新鲜空气,聆听鸟儿的歌唱,直到太阳西斜,人们还可以在农舍小住一夜,品尝农庄主人准备的别有格调的晚餐,享受到一个别致的假期。

三、基于未来农林大世界苏州农业旅游模式的分析

  (一)苏南地区农业旅游发展现状。近年来,苏南地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形势,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并重,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努力丰富农业内涵,拓展农业发展功能,以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积极发展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基本特征,集生产、生活、生态和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次产业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其中苏州市已有48个各类生态观光农业场所,2005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实现直接旅游收入超过1.5亿元,并带动相关产业3亿多元。苏南地区各市县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业旅游地带。在新华报业网站上刊登的江苏省观光农业一览表中,列出了苏州、无锡、常州的109个观光农业布局点,其数量和效益都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苏南地区的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创收和农业增值。

  (二)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概述。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有限公司是新加坡维信集团在中国领衔投资的重要的农业项目,于1995年开发建设,投资1亿元人民币,规划面积3,000亩,是一个集农业会展与培训、农技贸易与投资、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农园。以“生态旅游、趣味互动”为主题的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休闲观光业务,充分利用太湖自然山水和自身优势,在“农家体验、太湖风情、新加坡文化”三个主题方面充分挖掘,树立了自己在江浙沪旅游圈的独特风格。

四、农林大世界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

  农业旅游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即今后农业发展方向也将随着其发展。通过了解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的,不但能够充分结合当前农业资源,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带动农民自身的发展与更新,进而推出更多有优势的农业旅游,其将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从农林大世界的现状中,我们依然看到有着许多问题需给予解决。

  (一)农业旅游缺乏合理的布局。由于苏南地区发展农业旅游是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不少农业地区对于农业旅游并未认可,在整个农业区域投资经营者对于整个旅游市场、发展规划能力有限,导致农业区内缺乏总体农业布局规则,各个休闲区域单调、重复、雷同。导致不少游客到了一次就不想继续下去。从未来农林大世界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在整个旅游景点除了农业的产品之后,很少有适合现代城市人群的发展活动,例如:游客抓鱼、亲手种植等多种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到农民的艰辛与乐趣。而且未来农林大世界更多是单纯与门票收入来维持发展,造成了经营范围单一,而且缺乏更多有深度、有含义的经营项目的开发,在整个农林的发展上,就导致了其存在必要的发展局限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