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实施方案探讨(第2页)
3 次下载 2 页 2412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大二期间。大二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倦怠,辅导员及专任教师应指导学生增强规划的实施。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活动等实践活动以便了解社会。强化对专业的认识,考取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指导学生在寒暑假参加和专业有关的假期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深化其职业意识。根据职业生涯目标和自身发展情况,修正目标,缩短自身素质与职业要求的差距。
(3)大三期间。大三是职业决策的关键时期。高职学生进入大三阶段后,应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从在校学生到职业角色的转换。并针对特殊心理的学生进行就业或心理咨询辅导,更好地发挥学校援助体系的作用。指导他们确立职业目标,了解就业政策与法规,收集并甄别就业信息,调整好心态,进入择业、就业程序。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在大三下学期进行毕业实习,指导学生在实习期间了解单位的工作方式、工作流程,明确个人岗位职责要求及规。在实习结束可后,进行实习总结,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为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高职院校本着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为地方输送应用型技能人才。应建立和完善全程性、针对学生个体,并与专业相结合的生涯规划指导体系,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提升毕业生工作与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朱佳玥.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及实践研究[J].神州,2012(2):52.
[2] 钟谷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发送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