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定位与发展观点(第2页)
本文共计29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 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发展的主要措施
3.1 凝聚方向、提升层次,创设具有发展性的专业整体结构
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专业发展规划必不可少,学校领导要科学地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既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又与学校的办学宗旨、发展目标相一致;既与学校的总体建设规划相协调,又做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在积极认识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和新趋势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政策,指导学校专业建设科学、有序地发展,科学的设置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创设具有发展性的专业,把加强专业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和本科教育质量,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性和发展性的专业建设模式。
3.2 精心设计、强化特色,优化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
新建本科院校多数是处于地级市,在原有的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地方性显著,所以这类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中要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结合紧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专业的设置上,专业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③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发展实际和所在的地区的基础,不能盲目的求新追热,要从社会发展、地区经济、学科发展等方面去考虑,通过较为科学的思路去建立、调整、设置专业类别,专业的设置与建设能否带动其它学科的产生与发展。运用校内外互动的开放式的专业发展决策机制,依靠自己原有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建设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
3.3 以人为本、强化管理,提升专业队伍的自我建设的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中最重要的工作,建设一支教学科研水平高、结构合理、专业配置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活动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首先要加大引进力度,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加强院校原有人才的培养力度,选送优秀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研究生;选送优秀骨干教师到名校博士后流动站学习深造;选派高级职称教师访问进修,进行合作研究;联合举办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班,在合作办学中提升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加强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培训与指导,在制度上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措施,提高教师的忧患意识和质量意识,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同时,要狠抓精品课程建设,设立专项建设基金;积极鼓励博士、教授参加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方面体现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体现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先进性,加强教材建设,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也是世界观、专业培养目标、教学经验与方法等多种学科的结晶。④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鼓励选用高质量的精品教材和新版教材;组织编写具有自身特色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
注释
①吴启迪.明确任务不断开创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新局面.中国大学教学,2004(8):4-5.
②夏跃平.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国高教研究,2007(4):61-63.
③张正国.本科专业建设的比较、思考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2002.3(4):34-36.
④赵一鸣.重点专业建设中的问题探讨.高等理科教育,2004(2):45-47.

交通物流毕业论文-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对经济建设的巨大作用
企业物流客户服务管理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改革口腔黏膜病医学教学措施的论文
医学硕士论文致谢辞
国内外高等制度下医学教育论文
临床医学写论文
毕业论文医学
有关医学检验的论文
2017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论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国际贸易就业结构影响分析
资本流动对金融经济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探析论文
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论文
在茶叶生产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探讨论文
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论文
关于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教育论文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实现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