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排除范畴的汉语史分析(第7页)
本文共计1091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另一方面,当人们不只是客观凸显排除对象和其他对象之间区别或联系,而带上了传信人自身的立场、态度、情绪等主观性色彩时,排除范畴就容易向其他范畴延伸或转化。比如当传信人凸显的这种区别或联系与传信人的预设相矛盾时,排除范畴就容易向转折范畴延伸;当传信人凸显的这种区别或联系不是客观已然发生的,而是传信人主观假设或推断、未然发生的,那么排除范畴就容易向假设范畴延伸。正因为排除范畴自身的主观性,使得排除范畴与转折范畴和假设范畴具有了转化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王海棼。古汉语度量范畴初探[J].语言科学,2006(5)。

论文客服 微信扫一扫

论文范文
经济管理创新研究论文
化学分析仪器在环保水质检测方面的应用
分析化学在陶瓷原材料检测方面的应用及举例
秦腔的来源和发展
HACMP的历史和发展
象棋的变化和发展
试析我国内衣的发展趋势毕业论文
EDA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IP在EDA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中的意义
探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论文
EDA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电子采购的应用和发展
工程施工中材料价格风险的控制与管理论文
浅谈塑木材料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的论文
相变材料对轻质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改善论文
材料语言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材料成本优化研究论文
浅析影视动画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研究论文
高分子材料简历模板
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