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中的人机交互(第8页)

3 次下载 8 页 13114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2 联想阶段教学

  当学生基本能够完成各种基本的操作过程后,教学进程就可以进入联想教学阶段。

  在此阶段,学生在进行软件操作时已经不需要去寻找操作命令,并且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基本的命令进行设计。

  此时,在教学中可以按照学科特点给学生定制一些典型的练习作业,有意图地让学生将许多独立的操作命令合成一个任务。

  例如,让工业设计的学生建立一个机械零件,让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建立一个简易家具,该练习实体的建构过程应包含一系列建模命令,并且鼓励学生尽量用最简洁的方法去建构模型。

  教学过程要力图将学生大脑里各种有关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并且着重培养学生建模的思维过程,也就是教会学生怎样把一个设计概念转换成计算机操作的过程。

  因为软件的更新速度很快并且种类繁多,很有可能学生学会了这套软件,工作后发现所在公司使用的却是另一套软件。

  但是只要学生掌握了建模和运用软件设计的思路,将来碰到相关的新软件,一般都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学习或培训。

  此时软件作为设计工具的特性就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3.3 自主阶段教学

  学生的操作会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越来越熟练,操作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此时我们的教学随即也要进入自主阶段。

  此阶段学生的操作技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教学的重点已经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教学模式上了,哪怕此时学生还有许多高级技巧没有学会。

  此阶段应该给学生尽量大的空间去用计算机实现自己的设计意图。

  也许此时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的老师应该变成一名教授设计的老师。

  不同的是,学生应该占据课堂的主要位置。

  他们可以自由地成立小组,自由地去做设计,去用计算机完成自己的设计意图。

  学生完成设计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自学的过程。

  因为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等着他们去学习。

  例如,设计最终效果图的生成,诸如PRO/E、UG等参数化软件的渲染功能很难达到学生预期渲染场景的效果。

  此时学生为了达到预期的渲染效果就会去尝试自己学习3DMax和LightScape等渲染效果较好的设计软件。

  这种学习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教师的角色随即又可以转换为辅导员,作用就是及时把握学习方向,帮助学生解决技术上的各种问题。

  当然,这对于教师自身的知识面要求很高。

  教学的过程也应是教师向学生学习的过程,此时的互动教学便有了新的含义。

  以上的进程教学模式在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自身特点分别进行串行和并行教学。

  针对未有过学习软件经验的学生进行串行教学,对于以前自学过该课程相关软件的学生当然不能将其机械地带入串行教学模式中来。

  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更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并行教学模式。

  这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允许他们在教学的前两个阶段选学一种其他设计软件。

  到了自主阶段教学进程,这些学生可以回到整体教学模式上来,此时我们会发现他们已给整个班带来了新的创造力,并在其所在的小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结论

  根据认知科学获取认知技能的理论进行教学过程的划分是科学的。

  教师在每个进程进行适当的教学探索,符合学生的认知技能学习的规律。

  并且进程教学模式的提出有利于补充传统的单一的串行教学模式,在3个教学进程中,可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串行与并行相结合的进程教学模式,对学生因材施教,重点培养,使教授的知识更加有效地融入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浩汉设计,李雪如.搞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3.

  [2]布赖恩・劳森.设计师必读[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8.

  [3]李乐山.人机界面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