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大学生学困群体的过程教育与顺向转化论文(第2页)

4 次下载 页 452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五)恋爱综合症型。

  开放的社会环境,轻松地校园氛围,丰富的`大学生情感心理使得谈恋爱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的现实。然而,有些大学生由于情感心理不成熟、不健全,表现出盲从、效仿、轻率、随便、尝试的恋爱心理,一旦情感受挫或者已有观念受到冲击而无法调适自我,陷入到情感漩涡中而痛不欲生、精神崩溃,严重影响学习甚至无法继续学习的学生群体。

  (六)钟情兼职放弃学业型。

  追求自立、寻求实践技能培养的观念以及消费主义思想的盛行使得当代大学生兼职赚钱的欲望得到了加强。而开放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兼职提供了客观条件。于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做起了兼职。这本身无可厚非。然而,时下看到的是部分同学为了兼职而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社会兼职工作而放弃或部分放弃了学业。

  (七)心理内向自卑型。

  这部分学生往往性格内向、孤僻、猜疑心重、胆小懦弱、缺乏基本的交际技能,在交际中处于被动地位。有的缺乏集体意识,经常离群索居,独来独往,交际范围狭窄,自我封闭,缺少人们的关心。有的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愿意或者不敢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有的不能主动去适应新环境,遇到挫折或打击就自我逃避,沉默寡言,诱发心理疾病。

  二、大学生学困群体教育重在过程教育。

  过程教育是一种深受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影响的教育理念。它的主要观点是教育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本、超越二元对立的、注重教育教学过程的的活动和艺术。它在本质上是指向在教育过程中引发和生成无数的可能性,而非制定一个既定的目标和模式去刻意地塑造人。所以,过程教育着重强调两点:教育对象特征的了解和教育对象问题产生过程中的控制与引导。对于大学生学困群体的教育同样需要以过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对于学困群体的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采取适时的提醒以作预防,在学生思想逐步出现问题的表征的同时加以教育控制为主要手段。由此,大学生学困群体的过程教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一)明察暗访,摸清生情,分类建档,跟踪关注。

  在新生入学前,通过新生档案的调阅了解学生中学时期的学习状况。入学后,通过新生军训了解学生吃苦耐劳程度、接受能力以及办事条理性等。通过新生入学的英语分班摸底考试、团学会、社团竞聘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等。同时,通过与辅导员助理、学生干部座谈了解新生班级同学的整体情况与特别关注对象。在基本摸清学生的总体情况和需重点关注学生对象时,対重点学生的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并进行全程跟踪关注。

  (二)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方式方法的教育方略。

  比如:大一学生面临角色转变,此时开展前职业生涯预期、大学四年总体学习规划、新老生经验交流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大二学生有较为宽松的时间,因此应重点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能力。大三学生将接触到专业核心课程,我们应引导其强化专业基础,为继续深造或者从事实务工作夯实基础。大四学生面临着毕业后的选择,因此重点则放在帮助其确立和实现目标上面。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搭建不同的成长平台。

  (三)营造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为不同类型学生搭建不同的成长平台。

  营造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方面入手,从而从制度上制约和警示学生,在行为上矫正学生,在环境里感化学生,在网络和手机平台上引导学生。针对学困群体,我们需要更多的开展学习性竞赛活动、专业学科理论讨论会、专业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树立学习标兵,带动学困生对产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三、对大学生学困群体的顺向转化。

  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指引,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存在着模式雷同、教育能力趋同、培养目标单一的问题。尤其是对大学生群体的教育上,一贯的指向是将他(她)们定位为偏离正常轨道特殊群体,从而想尽办法将他(她)们引导到安分守己、成绩优良、思想进步的“标准化”的大学生。然而,实践证明这样的一种教育理念和引导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也无法满足社会和个体的有差异的教育需求。因此,对大学生学困群体的教育需注意一下几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