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大学生学困群体的过程教育与顺向转化论文

4 次下载 页 452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大学生学困群体的过程教育与顺向转化论文

  摘要:大学生学困群体虽然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表征,但根据其成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对这一群体的教育转化工作的突破口应着眼于事前的预防和事中的控制,着重进行过程教育。在教育方法上要以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扬长”、敢于“补短”的顺向转化为主。

大学生学困群体的过程教育与顺向转化论文

  关键词:学困群体 细分类型 过程控制 顺向转化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与日俱增,学生人员结构日益复杂,学生的素质差距有所扩大。这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情势导致以往一直被认为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中出现了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的学习困难群体。且呈现出数量逐年上升,类型渐趋多样的趋势。它们的存在成为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现实而迫切的问题。而以往针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研究存在着分类过于笼统,挽救不够及时,解决方法单一,措施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为此,本文主张对大学生特殊群体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根据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群体开展在形成过程中及时控制,在发现问题后适时顺向引导的教育方法。这在促进新时期特殊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学困群体的界定与细分。

  大学生学困群体在传统意义上是指由于主、客观原因,在学业成绩上处于弱势境地的大学生群体。然而,这一界定已经不再能够全面、准确地划分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的特征。首先,这一概念的界定不能涵盖所有的大学生学困群体。因为大学中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课程学习,除此之外更应包括能力锻炼、素质提升、特长发展等多个方面。

  其次,这一界定无法概括出学习困难群体的本质特征。因为真正的学习困难更多的应该是在学习能力上存在困难,而非仅仅是学业成绩上处于劣势。因为许多学习能力强、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生因为某些意外或者突发事件也有可能取得比较差的成绩。这样的学生划分到学习困难群体中来是不科学的。所以,本文中所指的学习困难群体是指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薄弱,活动能力差,无专业特长,学业成绩持续维持低水平的那一部分学生。这些学生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是:学习目标缺乏,价值观念混乱,学习兴趣薄弱,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虽然他(她)们表现出了相同或相近的情状,但从这种情状的成因角度进行细致分析,我们可以将他们分为这样几类:

  (一)基础薄弱而无法跟进型。

  由于高校扩招,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门槛越来越低,加上现有高考制度的一些缺陷。有不少学业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完整的学生也进入了大学的校园,尤其在一些普通本、专科学校,这种现象更为普遍。这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后,无法适应大学课堂上初略而一笔带过的教学方式,无法跟进教师的课程安排;或者无法完成各类等级考试的考核等,而渐渐陷入思想困惑、不求上进、放弃自我的境地。

  (二)专业思想不稳定而无欲奋进型。

  因为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不充分以及现有的高等教育选拔制度缺陷,决定了必然有一大批同学不能就读自己填报的、有意向就读的专业。尤其是现代青年学生大多数钟情于与社会经济生活联系紧密,就业面广的新兴学科和热门专业。然而,由于热门专业录取分数过高,必然有一部分学生会被调剂到与现代经济生活没有紧密结合的传统专业和理论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专业。这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常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导致专业学习极不认真,不思进取而学习状态堪忧。

  (三)富裕学困型。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产生不少富有家庭。来自这些富裕家庭的孩子,由于受当今社会盛行的消费主义思想的影响而一味追逐生活上的享受和感官的刺激。对于平淡而艰苦的校园生活怀着排斥和不屑的情绪,对课程学习缺乏耐心而厌烦,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滑落,精神状态萎靡。

  (四)沉溺网游型。

  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日趋严重。一些没有很好自制能力的大学生迷恋上网,他们沉浸于虚幻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上不分昼夜地投入到网络游戏中,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麻醉自我,逃避责任。这类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自控能力差,责任心不强,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