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基于翻转课堂实践的高职院校经济数学分层次教学的

1 次下载 页 314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基于翻转课堂实践的高职院校经济数学分层次教学

  摘 要:本文基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结合分层次教学探索,提出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贯穿分层次教学的思想,并总结分析了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翻转课堂实践的高职院校经济数学分层次教学的

  关键词:翻转课堂;分层次教学;教学模式

  笛卡尔曾说过,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其它知识工具的泉源。所有研究顺序和度量的科学均和数学有关。在众多商科类高职院校,高数课程都以经济数学课程为主。伴随着自主招生、注册制等多种招生录取形式的改革,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层次不一,数学基础水平相差较大,学生对数学的爱好程度不同。另一方面,伴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多数高职院校要求在课程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很多学校在探索进行分层次教学的改革,同时在教学中,突出案例引导,引入了如数学建模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1 分层次教学中的问题

  笔者所在院校在十余年前就开始了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1.1 学生分层不清晰

  一般,多数分层方式依据的是学生数学基础的好坏、学习兴趣的高低来进行分层,但是这种分层方式较为粗放,比如通常认为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有的学生是对基础知识不了解,有的是数学思想不具备,有的是函数学得不好,有的是几何学得不好,单纯的把基础差的都放在一起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会存在受众层次不齐的情况。

  1.2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层不合理

  这里姑且把目标难度分为高标准和低标准两类。不同的专业对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要求是不一的,在分层次实施过程中,高低的判断要依据专业的不同要求来确定,不能简单的认为低标准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概念即可。同样,在选取教学内容时,一般现在多数院校采用案例引导的方式来引入教学内容,在案例的选择上,基本上是现实生活或经济生活中的例子,这些例子谈不上高低之分。某些案例看似简单明了,但对于没有接触过这类知识的学生而言,完全不会了解。

  1.3 分层考核有阻力

  分层考核一般是考核难度不同,难度高的一般学分较高,在分层考核实施前,需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学生一般更看重学分的多少而以侥幸的心态对待难度的不同。

  2 翻转课堂实践

  结合在分层次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笔者尝试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

  2.1 翻转课堂介绍

  翻转课堂模式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老师的教学实践。随后,可汗学院的兴起带动了网上教学资源的爆发,为翻转课堂模式扫清了技术障碍,使得更多的老师可以参与到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中。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其教学基本模式是课前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自主训练,课上老师简单测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问题、总结学生学习情况。

  2.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优势一,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优势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体现在师生互动和角色转换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测试、讨论等环节,能够很好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优势三,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的提升。课前自学时的相互帮助,课堂上的小组讨论等都能帮助学生提升团队意识,有利于形成先进带后进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局面。

  优势四,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迎合分层次教学的设计初衷。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依据学生基础和主动性,自然地分出了层次,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测试还是讨论、总结,教师只需秉承分层次引导的理念,把握住教学内容的难易度、讨论的深度和考核的方式,不需要再人为的分层次或分组教学。

  2.3 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问题一,课前学习的主动性。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依赖于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目前多数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基础课的主动性不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