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优化策略论文(第2页)

4 次下载 页 446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 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较为迟缓, 主要表现在大多数的高等职业院校之中都存在着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这种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教师的良好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中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特别是“双师型”的教师在教学中能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然而在高职美术教育中, 很多院校盲目拓展专业, 导致师资力量与相关专业不匹配, 加之多数教师缺乏继续深造和实践运用的机会, 使得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还停留在原有的书本理论上, 与当下的职业教育不相适应, 从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大多是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较弱的学生, 对于美术课程的基本技能掌握不牢。由于在高职美术教育之中各教师之间交流甚少, 教学上往往只顾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 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不够重视, 出现了在对学生的指导上意见不统一, 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这就从根本上严重限制了我国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改革建议

  1. 对美术课程教学的方式进行优化。

  课堂教学是培养职业所需人才的主要阵地, 所以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化改革是现阶段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各高校一方面应根据美术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把握美术教育专业的定位, 对课程资源进行优化, 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及安排、教学方式、教学资源配置等。如川南幼专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以够用为度、突出职业技能训练, 提高职业能力素养”的育人理念, 提出了以小学美术教师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 结合学校“守正出奇, 强内涵、重特色”的办学理念, 在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上, 除了保持传统的基础学科外, 加强了小学美术教学法指导, 增设了儿童画和手工课程, 使美术表现与社会、生活和文化有机地结合, 进而突出了小学美术教育职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优化课堂教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之中, 课堂由原来的教师“满堂灌”也逐渐转化为师生合作式的“答疑解惑”,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慕课、微课等发放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使大量的美术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作品的形象、创意和时代气息, 是学生开拓了视野, 增强了理解, 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同时, 现代教育技术也改变了教师的角色, 教学方式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2. 重视学生从事美术职业的能力培养。

  高职美术教育重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美术人才, 学生的美术职业能力的达标与否关系着所从事的美术职业的发展, 只有严格把握学生的职业能力关才能保持该职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 美术教育的内容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发生着多元化的发展, 社会对学生的美术职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小学美术教育中, 美术课不再是单一地向学生传授美术技能, 而是在美育中引导学生认识相应的美术文化的同时带领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这就要求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美术技能知识, 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才能从容地应对实际岗位工作要求。因此, 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教学之中, 教师应该在高度重视美术理论知识和技法表现的基础上, 将知识与今后的工作实际需求相结合, 着重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并通过“理实一体”、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的方式, 实现美术教育和实际工作岗位零缝隙对接, 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3. 加强美术教育师资力量。

  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之中应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 建立高素质的美术教育师资团队。加强对教师们的继续教育和实践能力培训是美术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 这对于美术专业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首先, 在高职院校之中应该定时地对专业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 加强教学科研工作,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其次, 高职院校还应该定期地将教师安排到企业之中进行实践, 使其成为“双师型”教师, 在教学中与时俱进, 及时地把最新知识运用于他们的教学之中。只有对高职师资力量进行加强, 才能够保证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