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第3页)

1 次下载 页 442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结语

  荀子不仅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而且也极大的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正如有学者指出:“荀子融合其他学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在理论上增强儒家学说,使这一学说在他的时代有更强的说服力和可操作性,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儒家的道德和政治理想。” 在荀子生活的战国时代,荀子意识到儒家学说挑战重重,也意识到他的责任就是要保卫并重建儒家学说。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说:“猎儒墨之遗文,明礼义之统纪,绝惠王利端,列往世兴衰,作《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就是说他的传旨是通过记写孟、荀的事迹,肯定他们的“明礼义”、“绝利端”的思想学说,并说明这种思想学说的渊源及影响。

  司马迁高度概括了诸家思想,以思想学说、为人两方面对荀子作了比较客观、公允的评述。他指出荀子坚守正道,以改造儒学为目的,总结儒、墨、道三家得失,肯定了荀子是自孟子之后的伟大儒者。从“内圣外王”的儒家核心主题看,孟子偏重的是“内圣”一面,是理想主义的高蹈风格,而荀子从务实的现实主义出发,对“外王”问题进行思考,“孟子是从当然之理入手,就先验层面辨析人之为人所应有的超自然性,得出性善论,再从此先验普遍之善出发,演绎出各种不同层面的行政程序。荀子则转而从经验层面入手,立足于人作为自然一部分的前提进行综合归纳。” 但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郭志坤在其《荀子评传》中认为荀子是“学儒而背儒”,荀子创立的是自己思想体系的学说,即荀学。

  从《荀子》篇章看,荀子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对儒家经典的传授是以儒家思想为出发点,其解蔽百家思想也是以吸收和继承儒家思想为出发点,因此荀子无疑是及孟子之后的又一伟大的儒者,荀学在儒学发展史上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与影响。

  参考文献

  [1]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1月第1版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10月底第1版

  [3]路德斌:《荀子与儒家哲学》齐鲁书社,2010年1月第1版

  [4]王楷:《天然与修为――荀子道德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

  [5]王军:《荀子思想研究:礼乐重构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

  [6]孙伟:《重塑儒家之道――荀子思想再考察》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

  [7]韩德明:《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齐鲁书社,2001年8月第1版

  [8]郭志坤:《传世大儒系列――荀子评传》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

  [9]张小苹:《荀子传经考》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3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