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奥尔夫教学法在钢琴音乐教学的践行论文(第2页)

2 次下载 3 页 4001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优化完善钢琴音乐教育教学体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人奥尔夫在上个世纪所创造的,其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所赋予音乐教学的是一种全新的反对传统观念的方式和方法[4]。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钢琴音乐教学中依旧采用着教授乐理知识和技巧性提升为主体的陈旧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对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和主动性、个性化的提升,所以践行此法对于当前国内高校钢琴教学体系的完善是势在必行的。其完善的'最好方法就是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有效借鉴,并且同当前我国所推崇的素质教育进行全方位的融合,创造出符合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现状的教学体系。如果想要确保教学体系的成功建立,就要求教师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对于演奏技巧的说明,使学生在自己训练的时候能够有一定的抓手。另一方面则是针对于音乐进行深入的分析。以钢琴曲《梁祝》为例,在具体教导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于这首钢琴曲的具体创作背景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梁祝故事的整体梗概,体会钢琴音乐中所传递的情感,还需要对这首钢琴曲的具体演绎特征进行分析和说明,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列举不同的钢琴曲目,让学生自己进行对比、鉴赏,使他们在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当中能够有所收获。具体的课堂教学教师则可以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在针对不同的弹奏技法的时候,教师要将新技法和之前学过的内容进行有机联合,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融会贯通。在学生自主训练过程中,教师则需要随时巡视,面对出现错误的同学及时进行纠正,并总结出大部分学生犯错的共性,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讲解,并且做出正确的示范。

  (三)加强即兴创作教学

  即兴创作的思想蕴含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并且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它更加注重对于学生个性化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情感。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具备极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新课标中提出的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不谋而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就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给予学生展现的舞台,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给出学生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设定情境进行钢琴曲的创作,在此种创作过程中既包含钢琴曲目,还包括与之配套的语言、动作、舞蹈等等。实践中,可以采取两种即兴协调办法,其一是将即兴伴奏同钢琴教学体系联系起来,使二者相结合,共同展现出学习者的主观创造潜能,让学习者能够于主动创造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进入到未知的知识领域。其次,还可以尝试一种将节奏练习同即兴创造相统一的做法,事实证明,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中,以即兴演奏的形式,往往可以让一些相对简单的节奏还有节律展现出丰富的练习特点,恰恰是如此反复练习,能够让学习者激发出其本身所蕴含的无限创造潜能。奥尔夫说的一段话表明了这样的观点:“综合性会让音乐所拥有的特点,呈现出更加艺术化的效果,这样的效果,远非以一种僵化不变的模式所对待的练习方法所产生的效果要好。”在大量艺术作品面前,高校学生接受此类艺术化的熏陶更容易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虽然现在的钢琴教学已经并非奥尔夫所处的环境,但依然能够使即兴创造中的综合性用于完善节奏练习,取得巩固学生基础的作用。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中使用是恰到好处的,其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新课标的要求都是统一的,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当中不仅提升自身的钢琴演绎技巧,还能够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鉴赏能力,最终有效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前沿,2016,08(11).

  [2]肖玉.浅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学前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4,263(17).

  [3]张倩.浅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学前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3,229(07).

  [4]朱骏玮.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启示[J].音乐天地,2015,213(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