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设计研究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8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1标准化管理

  工程项目的设计和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循序渐进并逐步细化的过程,而这一切的基础是项目结构的分解。通过建立企业工程建设的标准设施库(Phys-icsBreakdownStructure,PBS),将工程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代码标准化,一方面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结构的分解,控制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一个基准,使同类项目的建设有了参照、分析、比对的标准,有利于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化。项目标准化应用如图2所示。项目启动后,首先通过标准化代码的选择,形成具体某一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WorkBreak-downStructure,WBS);项目范围确定后,根据标准实物量(BillofQuantity,BOQ)形成细化的项目建安范围,并细化项目设备范围;再根据细化后的范围,按项目阶段逐步形成项目的估概预算,并归集到各类费用科目(CostBreakdownStructure,CBS),并以此为依据指导项目成本控制的执行过程,通过各类合同的执行情况的数据汇总,对比分析,及时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

  3.2投资精细化管控

  设计环节作为投资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控制要点涉及两张表一个费,即设备总表、工程量清单和其他费,这是控制投资的关键。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范围、变更的关注,细化投资控制的措施,收集及监控投资实绩,实现全过程的投资成本控制。图3为全过程的项目成本控制示意图。[2]

  3.3项目文档全分类管理

  通过文档分类和标准化管理,将文档与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业务流程相关联,归档、共享核心文档,从而对工程管理的核心知识进行总结,积累最佳实践并且借鉴到业务上,提高知识利用率,最终促进业务流程的改善与工程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图4为项目文档管理业务示意图。

  3.4项目协同

  工程项目建设涉及的参与方众多,不仅包括业主方预算、投资、设计、采购、施工、财务等专业,还包括咨询公司/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外部协作单位,需要多方共同参与项目建设。通过简单易用的用户界面、规范化的业务流程,将各方面的项目实施记录都集中在一个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上,同时让项目各参与方在平台上进行操作,智能化提取项目数据信息生成各种图表、报表、关键计划里程碑、自动报警等,便于管理者对于项目全局的准确把握,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从而帮助管理者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按目标完成,提升不同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合作,落实项目的关键审批流程。图5为项目协同业务示意图。

  4结论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作为企业ERP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要素是标准化管理、投资管控、项目文档管理、项目协同等。通过借鉴行业先进管理经验达到企业的最佳实践,以系统为“抓手”,把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业务流程固化在系统中,可以帮助企业规范业务运作,促进流程优化再造,实现过程精细化管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M].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戚安邦.项目成本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