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蔚县古堡中民间建筑壁画的保护与开发(第2页)

本文共计450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如单堠村关帝庙、戏台、龙王庙等,基本建筑在,但已荒弃,无人保护,因此壁画状况堪忧。此类情况还有,如南留庄乡白家庄中、下堡建筑群中的罗汉寺和宁圣寺,水涧子三堡中的西小堡中的真武庙等等。因建筑荒弃,壁画属于无人监管的状态,自然和人为地破坏严重,且继续在发展中,所以这一类的壁画属于亟待保护的状况。这类壁画具艺术风格和建筑碑记推断也是明清两代都有,清代居多。

  (3)如西大云瞳的戏台与观音殿,观音殿中的壁画部分被糊上报纸遮盖,部分被人为做饭熏烤,已模糊不易辨认。可看到的一部分显露出不错的画工,有明代作品风格。此外还有宋家庄镇邢家庄的观音庙、关帝庙,朱家堡的关帝庙,也毁损严重,仅仅遗留一小部分可辨认,很是可惜。此类作品较多,整体保护难度较大,没有操作的可能性,但局部遗存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蔚县古堡中的民间建筑壁画的保护价值

  蔚县古堡中民间建筑壁画的遗存具有广泛性。数量众多,壁画的内容丰富,人伦教化的宣扬,佛教道法的普及,世俗百态的写照等等,形成了极具普遍性的民间壁画文化。

  这些建筑壁画虽属民间,埋没于荒野与农舍之间,但其极具专业性和学术性,不乏精品。如故城心佛寺的《释迦殿壁画》、夏源《关帝庙百工图》、苏邵堡《关帝庙壁画》等等很多,年代以明为少数,清代居多。单从画面布局、设色技巧、人物特征、描绘风格、故事节奏上都有着很高的艺术性和专业性,说明当时民间画工的水平很高,他们本着虔诚的心,不计工本,绘画的周期很长,尽施其技,不输于宫廷画师的造型能力。

  壁画的发展与前代及周边省份作品有历史传承性。蔚县古堡的民间建筑壁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如果了解中国美术史就会发现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艺术是有一个整体传承性的。壁画的创作往往有“粉本”(传承下来的谱式图样)为依据,粉本画稿是历代画工集体力量的结晶,有的还是名家所为。我们可以把故城寺的壁画与石家庄市毗卢寺壁画作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在表现佛、道、释三者合一的哲学理念和佛法为尊的总体思想上有非常伟大的一致性。如果和元代永乐宫壁画相比较,我们也会发现,二者虽相隔数百年之久,在画风上、画面构图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似乎有着剪不断的联系与渊源。

  蔚县古堡民间建筑壁画也有其特殊性。蔚州城的乡野村镇古堡集中,正所谓“八百村、八百堡”,堡中的建筑群规模庞大、类型多样,造就了丰富的壁画创作场地和多元的主题内容。因此,我们如今才得以如此集中的看到不同主题样式壁画的存在。这是一个特殊时期造就的特殊产物,却为我国的民间建筑史、美术史、文化史、社会史提供了大量详实的典例。因此,保护、研究、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我们后人来说是任重道远的。

三、蔚县古堡中的民间建筑壁画的保护手段

  蔚县古堡民间建筑壁画分布集中、数量多、内容广泛、表现丰富、社会文化艺术价值高,适合于整体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如此庞大的民间壁画博物馆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项目,有着深远的意义和现实作用。但目前,这些壁画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现实情况(如前所述,壁画的现存状态、破坏程度不同,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也不相同),需要制定方案,区别对待,做到有效、长效的科学保护。

  (1)开展大量的田野调查。

  以当地的文保部门牵头、配合,联合地方院校的专业队伍,实地考察,取得第一手的宝贵资料。考察壁画的实际情况,评估其破坏程度、艺术与文化价值,确定其保护的可能性与保护等级。并留存全方位的影像资料,建立、登录花名册与地理坐标,并实现保护的“数字化”。敦煌研究院的数字中心,有着成熟的壁画数字技术手段。从1999年开始,他们就把壁画的修复进行数字化拍摄,此技术与设备在全国属领先地位。他们的主要技术理念是在测光技术的支持下,对壁画进行统一亮度的拍摄,由电脑进行拼接,完成每一张照片。除敦煌外,他们也在全国各地进行技术支持与合作。曾经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毗卢寺实现了明代壁画的“数字化”保护,为下一步的保护、修复、对外交流展览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数字化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蔚县古堡民间建筑壁画数据库,输入信息,统一管理,搭建网络平台,科研资料共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