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临床医学的毕业论文范文(第2页)
本文共计496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 、结果
我院2008~2012年妇产科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转入内科治疗的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10例中,8例妊高征心脏病,占80%,2例围生期心肌病,占20%。10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蛋 白血症和轻度贫血,输液量每天在2000~3100ml。经治疗后均痊愈。
4、 讨论
4.1 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原因 妇女受孕后由于雌激素、黄体酮(孕酮)和醛固酮等分泌增加,引起水钠潴留;催乳素、黄体酮则刺激红细胞生成,增加红细胞量。故孕妇的总循环血量比正常人多。一般于妊娠6周起血容量逐渐增加,在妊娠32~34周左右达高峰,并持续到足月,平均增加50% [1] 。水钠潴留间 接增加心脏负担。剖宫产后1~2天内虽有手术时失血,但产后早期72h内,由于子宫胎盘-循环停止和子宫的缩复使大量血液从子宫进入循环中,同时由于解除了妊娠子宫的压迫,下腔静脉回流增加,以及妊娠期潴留的水分亦进入循环中,使血容量增加15%~25%。血液进一步稀释,利尿作用增强。此期间心脏的负担加重,心搏出量可增加35%,正常产妇可以耐受。而有心脏病患者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循环血量在产后2~ 6周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2] 。在产褥期最初3天,是患有 心脏病产妇最危险的时期。12例剖宫产并发急性心衰的病人中,8例是妊高征心脏病,占66.7%,占第一位。其次是围生期心肌病。均系妊娠期特发性疾病,有心肌损害、心功能不全、血容量增多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同时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和轻度贫血。但在治疗中均未输血及白蛋白,以纠正心衰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低蛋白和贫血不是构成本组疾病急性心衰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剖宫产后过量的输液,每日达2000~3100ml,因为一般认为妊高征心脏病剖宫产 3 术时术后,每天静脉补液量限制在1000ml之内[2] 。围生期心肌病术后应注意输液量和速度[2] 。 由于较大量输液,患者血容量剧增,造成心脏容量负荷进一步增加,诱发急性心衰。总之在以上众多原因中,过量输液是诱发急性心衰的主要原因。
4.2急性心衰的治疗
4.2.1 体位 患者取半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使下腔静脉回流减少。
4.2.2 吸氧 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对病情特别严重者应采用面罩呼吸机持续加压给氧。
4.2.3 解除诱发因素 严格限制过快过量输液。
4.2.4 镇静 静脉注射3~5mg啡,可迅速扩张体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左房压力,还能减轻烦躁不安和呼吸困难,降低周围动脉阻力,从而减轻左室后负荷,增加心排血量。皮下或肌内注射在周围血管收缩显著的病人不能保证全量吸收。围生期心肌病一般使用安定、避免使用啡。
4.2.5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可迅速降低肺楔嵌压或左房压,缓解症状的效果显著。有学者认为血管扩张剂的应用使妊高征心衰低排高阻型转为高排低阻型,本组11例妊高征心脏病心衰,血管扩张剂均选用硝酸甘油取得显效,故尤其适用于妊高征心衰。静脉滴注的开始剂量为10μg/min,在血压测定监测量上,每5min增加5~10μg/min,直至症状缓解或收缩压下降至90mmHg或以下,继续以有效剂量维持。
4.2.6 利尿剂 静脉注射呋塞米40mg,于2min推完,10min起效,4h后可重复给药。本药有静脉扩张作用,有利于肺水肿的缓解。
4.2.7 其他辅助治疗
(1)静脉注射氨茶碱0.25g用50%葡萄糖40ml稀释,15~20min推完,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呼吸困难,增加心肌收缩,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肺动脉和左房压。
(2)洋地黄制剂:对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引起的肺水肿有显著效果。洋地黄减慢房室传导使心室率减慢,从而改善左室充盈,降低左房压。静脉注射毛花苷丙0.6mg,地高辛0.75mg,一周内用过地高辛者则宜从小剂量开始。国内妇产科医师传统上把洋地黄作为妊高征心脏病的主要药物,主张迅速洋地黄化,可用西的兰(毛花苷丙)0.4mg加50%葡萄糖20ml静脉缓慢推完。2~4h后,可再静注0.2~0.4mg,用量达1mg左右,心衰可基本控制。
(2)目前内科领域已将洋地黄作为急性心衰的辅助药物。笔者治疗8例妊高征心脏病心衰,亦未作为主要药物。总量均未达到1mg,取得了良好效果。
(3)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的肺水肿,静脉滴注硝普钠,用法:15~20μg/min开始,每5min增加5~10μg/min,直至症状缓解,或收缩压降低到100mmHg或以下。有效剂量维持到病情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