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WTO对我国金融监管现状的挑战(第2页)
本文共计279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英国金融监管模式:1997年前,对金融业主要由英格兰银行、证券委员会、个人投资监管局、投资管理监管组织、证券和监管局、房屋互助协会委员会、贸易和部的保险董事会、互助委员会和互助会登记管理局等9家监管机构分别承担监管职责,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的监管框架。1986年英国实行金融“大爆炸”摧毁了分业经营的体制90年代后出现了综合化、多元化和全能化的金融集团。1997年英国金融服务局成立。将9家监管机构的金融监管职能移交,统一负责对全部金融活动进行监管,部负责制定金融监管结构框架和立法,英格兰银行负责维护货币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稳定。[2]首先,英国的这种统一监管模式可以适应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现状,由一个全面监管的部门对实行了混业经营的金融单位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不会出现监管上的漏洞和空白。另外,英国的这种集中监管模式能够保证各专门监管机构在金融服务局的框架下互相协调。特别是在这样的模式下,专门监管机构间的沟通交流和信息分享比分业监管要流畅得多,从而实现监管效益的最大化。
三、对我国监管制度改革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为了适应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已经有针对性地采用了统一监管的模式。笔者认为,在金融全球化的形势下,我们应该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混业经营模式。目前,《证券法》和《商业银行法》的修改给将来的混业经营提供了一定的缓冲地带和想象空间,这也是面对国际金融形势变化的积极进步。在金融监管方面,集中统一监管应该是我们应对混业经营有效的监管模式。在我们现阶段没有设立一个集中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的情况下,先设立一个各个专门监管之间的协调的机制。可喜的是,2003年9月18日,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第一次监管联席会议召开,并通过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金触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这也是我国金融业监督管理部门为了应对入世后新形势,积极探索互相协调的机制。在将来,我们可以考虑在国务院下面专门设立一个集中的金融监管部门,实现对金融业的统一监管。
综上,加入WTO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原有的经营模式和监管模式需要根据最新的国际形势积极地做出调整。我们需要立足我们的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逐步实现转变,与国际接轨,以崭新的姿态参与到过节竞争中。
参考文献
[1]曾筱清.金融全球化与金融监管立法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孙慧.各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方式解析[J].现代商业银行,2006,(7).
   论文客服  微信扫一扫 
      
 论文范文 
        交通物流毕业论文-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对经济建设的巨大作用
企业物流客户服务管理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改革口腔黏膜病医学教学措施的论文
医学硕士论文致谢辞
国内外高等制度下医学教育论文
临床医学写论文
毕业论文医学
有关医学检验的论文
2017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论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国际贸易就业结构影响分析
资本流动对金融经济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探析论文
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论文
在茶叶生产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探讨论文
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论文
关于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教育论文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实现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