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项目管理实践与风险论文(第2页)
5 次下载 4 页 6793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二)、中国核电板块ERP实施内外部因素分析
1、国内ERP系统应用范围已初具规模,具有大量成功的实施经验
至1981年沈阳第一机床厂从德国工程师协会引进第一套MRPII软件开始,各种类型平台的ERP系统开始在我国企业推广应用。据调查,在我国5000多家大型企业中已经实施ERP的占25%以上,其中超过50%的企业准备实施ERP。特别是在传统制造业的机械、汽车、能源、电力、电网行业,以及在消费品销售、物流行业,这些企业多属于全国集团性质,在ERP系统应用中占主导地位。
从国内企业实施ERP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都投入了相当大的资金,在ERP的应用效果上,据调查统计也有接近50%没有实现预期的系统集成效果或项目失败。但在另一半成功实施ERP的企业方面,例如联想集团、苏宁电器、石油行业等,ERP的成功应用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管控能力,支撑了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也为国内企业成功实施ERP提供了宝贵经验,培养了多样化的ERP产品和实施商队伍。
2、核电同行的ERP实施经验,提供了多版本的核电ERP模板
核电作为资产密集型的优质能源行业,在法国EDF集团、中国广核集团等核电同行中已有成熟的ERP应用实践,表明了核电行业实施ERP的可行性。但经过调研发现,核电同行ERP实施的成功背后,也曾经有过ERP建设的弯路,说明了ERP系统的实施必须要在企业加以属地化才能适用。
3、中国核电前期在N1-EAM、N1-ECM建设模式的探索
在中国核电开展信息化规划之前,为了保证成员单位信息系统建设的有序开展,中国核电坚持按照国资委要求的“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原则,已经开展了EAM、ECM的统建信息系统建设。
EAM、ECM这两大统建信息系统的成功建设,为中国核电建设板块级集成化系统平台探索了模式,积累了大型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经验。但EAM、ECM属于各成员单位共同出资建设信息化系统,在项目转资后资产记入各家固定资产,不利于信息系统后续的统一运维和管控。
(三)中国核电本土化ERP实施方法论
中国核电ERP项目的实施依据中国核电信息化规划对于ERP分阶段实施的总体部署,ERP建设分基础建设和深化应用两个阶段。ERP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中国核电本部和成员公司上下同欲,围绕核电标准化、国际化的战略,统一各成员公司在人财物管理上的差异。
ERP分阶段建设的规划,不仅是针对中国核电实际情况的最佳设计,也是ERP建设持续提升的客观规律。在基础建设阶段,在中国核电板块整体实施ERP系统,完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采购仓储和项目管理的应用,做到标准统一、流程规范,完成人财物基础业务在ERP的运转。在深化应用阶段,完成ERP系统在中国核电各成员公司的推广复制,提升人财物业务管理在ERP系统的高阶应用,实施全面预算、招聘培训和电子商务等深化应用。
在中国核电ERP实施中,主要分成如下阶段:
1、项目准备阶段
2013年7月25日至2014年3月21日,成立ERP项目筹备组,研究ERP项目建设模式,开展ERP项目组成员选拔,组织ERP系统的外部调研,开展ERP软件产品和系统实施的商务招标工作。
2、项目启动及需求调研阶段
2014年3月21日至2014年4月7日,成立项目组织机构,搭建项目工作环境,确定项目管理标准、程序,确定项目范围,制定实施计划,召开启动会。
三、核电ERP系统实施的项目管理方法
中国核电ERP项目组由中国核电本部、各成员公司的业务骨干组成,要经历蓝图设计、系统实施、上线准备等阶段,最终完成中国核电ERP系统在核电板块的全面上线。中国核电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设置项目组织机构、大量运用项目管理工具,实现了快速有效的决策机制和沟通效果,按目标完成了ERP系统的建设。
(一)、采用矩阵式ERP项目组织结构,提高项目实施运作的效率
中国核电ERP矩阵式项目组织机构是原有职能部门和阶段性项目两种组织结构的混合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是一种双重职权结构,有效地发挥了核电本部业务职能部门对成员公司的管控力量,使得ERP系统实施所需的资源配置、流程再造、制度发布都得以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