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毕业论文 > 正文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精选30篇)(第45页)

本文共计8069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6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突显学校主体地位是新世纪教育的重要走向。

  “走向校本”成为当代教育的研究趋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校本文化——一种以基于学校的彰显个性的文化,蕴藏其中。校本理念的确立是校园文化重建的前提,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前提。而我校已经形成了“以挖掘乡土人文资源的校本研究”,丰富了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课题。长期以来,每所学校都在实践之中,但又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提出了《现代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实施方案》,并以此作为学校的主导性课题,统领学校的各级各类子课题研究。

  二、课题界定:

  从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来说,我们从实际出发,研究的是小学里的校园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一个具体层面。小学校园文化一方面由于受教育对象和教育性质的影响,体现出其特殊性,另一方面它也体现出校园文化的一般特征。

  (一)校园文化理论。

  1、“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说”: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下,在培养人才和不断完善自身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说”:

  “校园文化是指在教学、管理及整个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和文化传统以及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

  3、“校园生活存在方式说”:

  “校园文化指在学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

  4、“价值观核心说”:

  “校园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办学过程和教育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学校成员所认同的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它是学校历史传统、工作作风、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

  (二)校园文化的界定及特征。

  校园文化,我们认为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为全体教职员工所认同的作风、传统、观念、价值追求、行为准则、交往方式及生活习惯的综合。在现象上,就是学校的人文气象和风气、风貌。校园文化从分类看有理念文化和具体文化。理念文化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价值观、学校精神、校风、教风、学风等;具体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其中,行为文化包括了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网络文化等。

  这四个部分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最上层的是精神文化,依次往下排列。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以下四个特性:

  1、校本性: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基于学校的彰显个性的文化。由于受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应突出地方特色,立足本土。校本理念的确立是校园文化重建的前提,也是校园建设向更高层次的发展的前提。

  2、人文性:“人文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支柱。一所富有人文精神的学校,其校园文化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3、人本性: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学校”,为了学校,包括为了学校的师生,而且首先是为了学校的师生。“亲近师生”、“以人为本”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

  4、可持续性:学校要传承文化、积淀文化以及所造就的风格,形成有相对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建设成“百年的文化”。

  三、研究总目标:

  通过研究,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形成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这四部分文化建设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研究具体目标:

  通过研究,我们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学校应该构建起这样一种文化:

  1、使校园文化成为个性独特的文化,立足本土,形成以校为本,突显办学特色。

  2、把校园文化建设成为“百年文化”,传承文明,既相对稳定,又可以持续发展。

  3、形成有“人文关怀”的文化,把学校建设成为全校师生的家园、学园、乐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