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略论注重工程管理能力的工商管理本科培养模式(第3页)

4 次下载 4 页 601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三段式”培养模式运行的环境建设

  1. 思想环境:统一认识,明确培养目标。

  具有工程管理能力的本科生应是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理工科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具体到各高校,则必须结合本学校和本地区人才市场需求的实际来制定本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要围绕确定好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制定具有鲜明特色的本科生培养方案。而在具体培养方案制定中,既要面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更要着眼于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将本科生培养方案和相关领域的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相结合,如注册会计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人力资源管理等。

  2. 师资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每位任课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①高校应搭建一个宽松的以人为本的平台,从政策上激励教师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 ②充分利用国际化平台,加强教师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组织的沟通与联系; ③搭建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改革的平台。

  3. 择业与创业环境:构建用人单位的交流平台。

  任何一名大学毕业生最终都要走向就业市场,面临用人单位的选择,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也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在进行职业倾向分析时,应当请用人单位介绍本专业的就业状况、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及往届毕业生存在的问题等信息,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学习动力,促使他们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在就业问题上,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也更令学生信服。采用这种方式,远比聘请专家教授来对学生讲学习的重要性更加具体生动。

  4. 考核环境:完善学生成绩评定办法和考试制度。

  要创建一个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环境。

  传统的考试方法和成绩评定制度不仅手段单一,而且很难准确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易导致学生“平时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默笔记”的学习习惯和厌学情绪的产生,最后学习成绩的高低反映的是学生记忆力的高低而不是学习能力的高低。考核方式应结合课程具体情况,采取多样化手段,如可采用撰写专题报告、学生专题演讲、学生专题辩论赛等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又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创新环境:构建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促进创新基地建设。

  创新教育的理念已广为人们所认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创新教育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①组织工商管理专业论坛。该论坛既可采用撰写论文的方式,也可采用聘请校内外专家、用人单位负责人开讲座等形式。扩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面,结合社会需求向学生讲述当今最先进的管理知识技术。②开展与工商管理领域相关的调研。我国地域辽阔,地区经济文化差异很大,与工商管理领域相关的实践问题很多,通过深入企业、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既可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资料,又可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③让学生参与有关教师的科研工作[4 ] 。

  6. 动力环境: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兴趣。

  在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调动和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才会迸发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提倡全员的专业引导,提倡专业教师参与学生思想工作,克服专业教学和学生思想工作脱节的现象。

  其次,教师要树立“全过程”专业思想教育和引导的理念。在招生时,要向学生和家长进行广泛的专业宣传;在新生入校后,要向新生介绍本专业的学习内容、就业渠道和发展前景;在课堂教学中,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要紧密联系行业发展动态和趋势;在就业指导中,要结合学生特点和市场需求给予学生合适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建议等。再次,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平台实行全方位的专业引导教育,如利用课堂、校园网络、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海报、学生社团等来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发展观念。总之,通过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专业引导和教育,学生对本专业的发展前途就会越来越有信心,自然而然学生的专业兴趣就会逐渐地浓厚起来,在专业学习中就会自觉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的效果必然会得到明显改善[5 ] 。

阅读全文